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截至3月28日18時30分,好萊塢怪獸大片《哥斯拉大戰金剛》國內票房突破4.27億元。該電影在上映首日用時11小時55分59秒票房過億,超過電影《信條》的首日票房5706萬元,成為自2020年以來首日票房最高的進口片。《哥斯拉大戰金剛》是“怪獸宇宙”系列電影的第四部。業內預計,該片有望再掀“怪獸”熱潮,也是春節檔后迅速降溫的電影市場中的一劑救市良藥。怪獸片的魅力何在?在哥斯拉、金剛拉動票房的同時,中國能否打造本土的怪獸電影IP?
怪獸電影拉動票房
《哥斯拉大戰金剛》由亞當·溫加德執導,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麗貝卡·豪爾、小栗旬等主演。故事如同片名一般簡單粗暴,哥斯拉與金剛兩大怪獸界“頂流”的相撞是最大看點。片中充斥著如海上投彈、吐息毀城市、甩尾毀飛機等雙王對決的名場面,尤其是IMAX版本強勁的視覺沖擊讓觀眾在地動山搖中近距離觀摩王者爭雄。
目前,電影豆瓣評分為7.0,對劇情薄弱的吐槽在意料之中,但喜歡怪獸片的觀眾更看重其“年度第一爽片”的視覺特效,甚至呼吁多一些怪獸打戲,少一些人類的無聊戲份。畢竟在怪獸片里,人類只是配角,小栗旬的顏值也無法打進哥斯拉和金剛的世界。
作為一部特效大片,《哥斯拉大戰金剛》來得恰逢其時。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3月27日19時30分,3月的電影票房僅為21.46億元,和2月的122.71億元相距懸殊,正如一位資深影人所說,國產電影愛挑檔期,而進口片是檔期之間電影市場的有益補充。《哥斯拉大戰金剛》首映日排片超過54%,票房占比則超過80%,票房拉動效應明顯。
在中國電影市場,怪獸片一直很“能打”。2014年,《哥斯拉》在中國拿下4.81億元的總票房,排名當年進口電影票房第8位;2017年《金剛:骷髏島》票房11.58億元,排名當年進口電影票房第6位;2019年《哥斯拉2:怪獸之王》票房9.37億元,排名當年進口電影票房第7位。盡管票房有一定波動,但“怪獸宇宙”三部曲在當年進口電影票房的排名都穩定在年度前十。
貓眼研究院分析師劉振飛介紹,怪獸電影是進口電影中在三四線城市接受度比較好的類型,尤其復工以來,在進口大片上映數量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哥斯拉大戰金剛》的上映是對電影市場的補充,同時也能調動觀眾在春節檔后的觀影熱情。
“國產怪獸”在網絡
既然怪獸片如此受歡迎,為何影院里少見國產怪獸片?“對于院線電影來說,怪獸電影對于影片的制作、尤其特效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要打造出一個成功的怪獸形象,勢必需要充分了解并跟進觀眾的口味,并需要成熟的IP運營思維作為支撐,這也決定了該類型影片相比其他影片數量較少。”劉振飛說。
單靠幾部進口大作顯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一批“國產怪獸”誕生在小成本的網絡電影里。
2018年,由林珍釗執導,黃凱倫、鄭躍、奚美麗、楊永等主演的《大蛇》在優酷上映。在當時國內的網絡電影市場,盜墓探險、修仙降魔、搞笑喜劇類居多。短平快節奏的《大蛇》很快突出重圍,以單平臺破5000萬元的票房創下網絡電影票房紀錄。次年底,續集《大蛇2》上線,票房表現同樣不俗。據優酷網絡院線半年累計票房榜,怪獸題材的《大蛇2》超過《鬼吹燈之龍嶺神宮》位居榜首。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李捷認為,在國內,怪獸電影是院線比較稀缺的類型,這個火遍全球的類型在網絡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蛇》等怪獸片承載了院線電影覆蓋不了的類型,在滿足用戶不同需求的同時,也形成了院網協同、類型分線的局面。”
吾道南來創始人、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總策劃劉朝暉認為,從商業角度而論,怪獸片屬于網絡電影中商業成績較高的一個類型。“網絡電影《大蛇》帶來了一批題材紅利,即怪獸片。一段時間很多人能賺錢,行業中說,老虎、蛇、鯊魚都能賺錢。”
不過,目前的國產怪獸表現成績與金剛、哥斯拉相比,仍然有不小距離。
怪獸片仍需講好故事
如何看待怪獸片的市場前景?
劉振飛認為,在目前的全球電影市場,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的號召力更強、票房產出更為穩定,未來,怪獸電影很難成為電影市場的主流觀影選擇。不過,怪獸電影也能在觀感上提供不同于其他影片的獵奇性,是市場的重要調劑類型,只要在上映周期規劃有序、類型調和均勻的情況下,怪獸電影對于主流電影市場仍有其重要意義。
作為“大蛇”系列的出品方,淘夢創始人陰超認為,網絡怪獸電影不單承擔著娛樂受眾的功能,也在年輕人才的培養上具有重要作用。“20年后的中國,是不是能有中國的哥斯拉、金剛等世界級的怪獸片,可能就是要等現在的年輕網絡電影導演成長起來,去拍攝具有世界級工業水準的電影。”
不過,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擺在網絡怪獸電影面前——口碑。目前《大蛇》豆瓣評分3.4分,《大蛇2》3.5分,那些有著不錯票房的網絡怪獸片大都是豆瓣上的3分常客。“哪怕是去年上半年的爆款,豆瓣評分也不是很高。觀眾看了,覺得片子還不錯,特效也不錯,但不會給高分。”陰超說。
而金剛、哥斯拉系列的口碑都在豆瓣6分檔浮動,再好的特效也難以真正“封神”。陰超認為,大視覺、大特效并不是網絡怪獸電影的歸屬,相反,更多共鳴點、共情點的出現,將是未來從業人員追求的新方向。他期待有一天,國產網絡怪獸電影也能出現口口相傳的故事,“這才是突破行業天花板的要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