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定格難忘記憶,重溫抗洪激勵前行。
昨日上午,由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0年合肥市抗洪救災主題攝影(短視頻)作品展在市政務中心陽光大廳開幕,展覽將持續至11月18日。
百余幅作品參展
據介紹,活動自8月10日啟動以來,主辦方從數千件征集作品中,初選了攝影作品(單幅、組圖)753幅,短視頻作品115部。最終經專家評審,攝影組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100名;視頻組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20名。
主辦方從入圍作品中精選了100多件優秀作品進行集中展示,這些有筋骨、有溫度、有故事的作品,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直觀展示了合肥抗洪、搶險、救災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當日,許多攝影愛好者趕到現場參觀。“‘90后’年輕人在家里是‘寶寶’,在險情面前卻化作堅強的力量,全力以赴保護他人。這次攝影展讓我感受到全市人民在抗洪救災過程中的責任和擔當。”市民陶有保在一等獎作品《寶寶別怕 蜀黍在》面前駐足感嘆。
展現使命擔當
“記得7月22日早上8點,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數名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藍天救援隊隊員連同消防、公安、水上救援隊迅速開展群眾轉移工作。”
合肥藍天救援隊隊員鄭銳的作品《聯合救援》,榮獲了視頻類二等獎,當回憶起視頻拍攝時的情景,他略顯激動。“現在回看這段視頻,我感觸更為深刻。這次獲獎經歷,將激發我們隊員今后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決心和毅力。”
在榮獲攝影類二等獎的作品《奮力》畫面中,戰士的汗水和雨水交融,拼盡最后一口力氣也要“破浪前行”。該作品作者鄒德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學員,他告訴記者:“我想借助這個作品,全方位展示出軍民團結一心與洪水拼搏的真實場面,傳遞正能量,讓合肥抗洪精神發揚光大。”
據了解,在今年抗洪搶險救災過程中,眾多攝影愛好者用相機或手機記錄了一個個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洪水侵襲那一刻,我市有序調度、科學決策,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強不息重建家園等動人場面。
為進一步擴大此次展覽的影響力、感召力,主辦方將在合肥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大東門站、2號線大蜀山站、3號線市政務中心站地鐵站廳內進行巡展,巡展時間從11月23日至27日持續一周。此外,入圍作品還將通過VR云看展、抖音短視頻、微信、現場云直播等創新方式在線上廣泛傳播。
·本報記者 韓婷婷/文 宋炎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