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阜陽市臨泉縣文化旅游產業持續火熱,依托當地獨特資源優勢,打造中原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第五屆安徽省民間雜技藝術節開幕式將于11月16日在臨泉縣長官雜技小鎮舉辦,臨泉將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八方賓朋。
臨泉有姜尚故里、雜技之鄉、紅色足跡、中原牧場“四張名片”,該縣歷年舉報山羊美食節、姜子牙文化節及安徽省民間雜技藝術節等,收獲社會各界好評。據悉,臨泉縣挖掘古沈國城址、老丘堆、山陜會館、費子街等歷史文化遺產內涵,打造“姜尚故里、古沈故園、陳蔡之地”等歷史文化品牌。該縣依托千里躍進大別山紀念館、魏野疇紀念館、臨泉黨史館、臨泉博物館、臨泉名人館等建設,打造皖北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借助木一博覽園、長官雜技小鎮、東馬寨村等特色產業園及沿河景觀帶,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文化旅游品牌,創建生態旅游工程。據悉,今年1~10月份臨泉縣游客接待量達350萬人次,收入22.2億元。
據了解,臨泉縣連續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雜技)”、被中雜協授予“中國雜技之鄉”,韋寨鎮韋小莊被中雜協授予“雜技專業村”,雜技已經成為臨泉縣一張靚麗的名片。將于16日在臨泉縣開幕的第五屆雜技藝術節,主要活動有開幕式、雜技名家看安徽、雜技展演、中國雜技圖片展、雜技惠民公益演出、中原旅游目的地臨泉旅游推介會等十項活動,以雜技節為依托,讓更多人走進臨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