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客戶端訊 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馮驥才的醞釀數十年的長篇小說《藝術家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昨日接受采訪時,這位78歲的新時期文學的重要作家表示,雖然爬不動山也上不了好臺階了,“當我回到書房的時候,不是我找文學,是文學找我了。”
馮驥才先生以《義和拳》《神鞭》《俗世奇人》等經典作品聞名于世,是開創新時期文學的重要作家之一。馮驥才自幼習畫,師從名家,有著深厚的繪畫功底和專業修養,上世紀90年代初曾在國內外多地舉辦個人畫展。馮驥才表示,文學、繪畫、文化遺產保護、教育是他的“四駕馬車”,當年他也曾多次來安徽調研考察,呼吁要重視徽州地區古建筑保護。談及這部新書,馮驥才表示:“我一直想用兩支筆寫這本小說,我的話并非故弄玄虛。這兩支筆,一支是鋼筆,一支是畫筆。我想用鋼筆來寫一群畫家非凡的追求與迥然不同的命運;我想用畫筆來寫唯畫家們才具有的感知。”
據悉,《藝術家們》以三位畫家楚云天、羅潛和洛夫從心靈交匯到逐漸離散的過程,折射了近五十年來的時代變遷,塑造了一群陽光明媚的、對理想執著追求的畫家,是“一群內心美且高貴的中國人”。這期間,馮驥才是整個歷程的親歷者,也是美學發展歷程的見證者、參與者。馮驥才表示:“我不回避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唯美主義者。我的理想發自心靈,我的唯美拒絕虛偽。”2018年馮驥才憑借《俗世奇人》(足本)榮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近年更是筆耕不輟。除了文化遺產保護,他主持收集整理的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據,已有20多億字的規模。面對馮驥才“回歸”的聲音,馮驥才自己說:“我今年七十八歲了,爬山爬不動了,臺階超過三十公分也上不去了。當我回到書房的時候,不是我找文學,是文學找我了。”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蔣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