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近日,由長江新世紀及眾位名家倡導的“書店的春天——拯救實體書店”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上周六晚,著名主持人倪萍接力倡議活動,參與線上直播,并準備了六副親筆畫作,作為獎品送給直播間的觀眾們。接受媒體微信群訪時倪萍表示,能為實體書店貢獻一份力量,自己義不容辭。“不能想象一個城市,實體書店消失了,這太可怕了。”而首次嘗試網絡直播的倪萍也笑稱,自己的目標不是要成功。“我很愿意嘗試新鮮事物,但不像年輕時做事就一定得成功不能出差錯,現在只是想知道我是否可以。”
做直播:愿意嘗試新事物
受疫情影響,很多實體書店經營困難。“書店的春天——拯救實體書店”倡議活動一經發(fā)起,就吸引了眾多名家參與進來。首發(fā)直播中,新聞人白巖松以簽書秒殺的方式進行“直播帶店”,為各家書店吸引流量,增加線上訂單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白巖松、敬一丹、董卿……我的好朋友也都參加了,我也是非常愿意的,但愿我有這能力幫到他們。”據介紹,倪萍這次同樣以“直播帶店”的形式幫助實體書店曝光拉動銷售。除了與湖北新華書店、北京西單圖書大廈、四川文軒、山東臨沂書城、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這五家書店連線之外,倪萍還現場連線抖音達人,聯合線上主播,多方位為讀者推薦好書和書店。
作為主持界的前輩,倪萍說自己應該是做過最多次電視直播的央視主持人。“那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播,很少錄像。我已經比較習慣直播了,錄像人的精神就會放松許多,錯了就再來一遍,可是直播沒有這樣的機會。今天又回到直播,我覺得很親切,緊張也會有,與其說緊張倒不如說是興奮。我興奮了很久,很期待,這是我久違了的。”首次嘗試網絡直播,倪萍說自己沒有準備但也一直在準備中。“從來沒做過這樣的直播,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所有新的事物我都想嘗試下。我年輕時在電視臺就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一直時刻準備著。今晚會有什么流露出來的話,那應該是我內心擁有的東西而已。不過剛才工作人員和我說,直播很輕松,你渴了就喝點水,要上廁所就直接去,跟大家說一聲就行,這在我們之前的電視直播中是肯定不允許的。”
談閱讀:誰讀書多誰漂亮
談起讀書的話題,倪萍表示,自己年輕時就養(yǎng)成了看書聽書的習慣。“我們山東話劇院院長翟建平跟我們說過一句話,我這一輩子都記著。他說,別指望整天涂脂抹粉兒的,不漂亮,誰讀書多誰漂亮。二十一二歲的女孩兒,當然是想著漂亮,所以真的就相信了院長說的話。”倪萍說,那個時候正趕上改革開放,圖書市場全面開放,引進了好多國外的名著。“現在覺得讀書是生活當中挺重要的事兒,好像不讀書心里總覺得有一件事兒沒做,所以還是有一些讀書的習慣,有的時候聽書,有的時候看書。”倪萍說,自己現在讀的是臺灣著名學者蔣勛的書。“他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位作家,他講了唐詩宋詞以及歷史故事,包括《紅樓夢》的,西方美術史的,講得特別特別好。我就是因為喜歡聽他講,就把他所有的書都買了,然后一本一本地看,算是他的粉絲。”
對于時下流行的電子閱讀,倪萍表示,自己還是習慣看紙質書籍。“用手機看太費眼睛了,我助理給我弄了一個iPad看書,可能又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毛病,總覺得手里沒有拿本書,沒有紙張,看著看著就容易走神,有點看不下去。我出門也帶著iPad,上面也儲存了很多書,但我還是情愿背一本沉沉的書,因為我看書習慣拿筆畫一畫,畫的地方我是要重看的,這是電子書代替不了的。可能,這也是我老了的標志。”倪萍說,自己不能想象一個城市有一天沒有書店了,這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因為對書店有一種情懷,這種情懷跟我們的成長和年代都有關系。我們那時候去書店,就跟現在要去吃頓好飯一樣的幸福,我不能想象沒有書店,我也不希望這樣。所以,這也是我們這次做拯救實體書店活動的一個根本原因。“
聊生活:特別珍惜每一天
這次“直播帶店”,倪萍還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六幅畫作送給網友。52歲自學繪畫,至今已9年寒暑,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說成為了倪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陪伴。“我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膽子大,然后我就自己胡畫吧。我有時一幅畫里邊既有水彩顏料,也有油畫顏料,什么顏料都有。我發(fā)現,我還是可以的,至少畫出來的畫能表達我心里的盼望。”疫情期間,倪萍畫了很多溫暖陽光的東西。她說,沉浸在痛苦當中就會什么事都干不下去。“明媚的陽光,漂亮的草地,美麗的少女,你要從專業(yè)的角度去看的話,它實在是不行。但是卻有我的心情在里邊,就是那種盼望和向往,甚至是我內心里的溫暖。因為好多個夜晚,每天晚上盯著白巖松《新聞1+1》看,看完了恐懼睡不著,我畫畫可以排解這些情緒。我從青島我媽那過年回來,將近70天的時間,我每天上午畫三個小時,下午畫三四個小時。我一天都沒有停過,我覺得我挺過來了,也畫出來了。”
倪萍笑稱,可能是因為年齡的關系,自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我經常跟家里人說的一句話是:怎么又到周末了。我就覺得每一天都過得特別快,我每天早晨6點多一定起床,習慣了早起,然后8點準時吃飯,8點半準時去院里走四五千步,然后回到家畫畫、看書。”倪萍說,自己的生活機械而充實,因為珍惜,甚至到現在也不敢放松。“別人說我奮斗一輩子了,去放松旅旅游。我后來想想還是覺得我修養(yǎng)不夠,還是覺得放不下來。好像不做事,人就可惜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李燕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