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80后”文學領軍人物笛安新作《景恒街》獲得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獎,這也是80后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近日接受本報獨家采訪時笛安表示,自己并沒有為了拿獎而刻意去寫一部純文學作品,這么多年一直堅持,是因為“我想寫的那個小說還沒有寫出來”。
自稱沒有得獎的焦慮
設立于1986年的“人民文學獎”是中國文學界舉足輕重的一個獎項,2007年起將長篇小說納入評獎范圍,前三屆長篇小說獎分別由麥家(《風聲》)、畢飛宇(《推拿》)和劉震云(《一句頂一萬句》)摘得。《景恒街》則令80后作家首次問鼎長篇小說獎。“其實《景恒街》和我以前的小說是一脈相承的。沒有刻意要寫純文學,只是想要表達的東西比以前復雜一些,僅此而已。當然我自己認為,我的一些處理方式比以前更成熟一些。”雖然父母都是作家,但笛安并不愿意解讀文學基因的遺傳學問題,“這個你得問生物遺傳學家,這種事怎么能感覺?”
“生完孩子之后并沒有什么變化,就是感覺效率變低了。”80后作家集體“奔四”,笛安也提名過魯迅文學獎,但她表示自己沒有得獎的焦慮和期許,“每一個作家心目中都有自己對于好作品的標準。不是寫得開心,是得讓我自己滿意。之所以這么多年我都在堅持,是因為我想寫的那個小說還沒有寫出來。”笛安脫口而出的(推崇的)中外作家是張愛玲和菲茨杰拉德,她也很喜歡《紅樓夢》。
技巧是好作品的基準
“馬爾克斯我也非常喜歡,但我不喜歡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說法,我覺得那就是馬爾克斯的現實。”笛安最喜歡馬爾克斯的《一場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對結構和氛圍營造分外推崇,“我覺得很難拍成電影,就是靠文字營造出來的那種氛圍。”
笛安覺得很多文學概念的劃分都稍顯粗糙,包括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她也不愿意使用“金線”這個詞去表述好作品的標準,“好的有品質的文學作品是有標準的,是可以總結的。不過讀者的水準不一樣,這個標準很難被所有人接受。不管是類型文學、暢銷書或者學院文學,寫作技巧要過關。結構一定要非常合理,其實我們很多專業作家是做不到的。技巧的討論是一個基準線,在這個之上,好的核心可能會逼近人的共性的精神上的困境的東西。”笛安認為,技巧可以傳授,但是未必能教會所有人,“天才的作家是沒有辦法教的,但是一個基本符合發表水準的作品經過訓練很多人都是能寫的。這是我的原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