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銅陵襟江帶淮,史稱“當吳楚之沖,左控金陵,右鎖襄漢”,因銅得名,因銅而興,從商周至唐宋一直是我國采銅冶銅的中心,創造出了皖江地區燦爛輝煌的青銅文化,在中國青銅采冶史和青銅文化發展史上具有突顯地位,被稱為“青銅故里”“中國古銅都”。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講席嘉賓將和大家說一說青銅故里的故事。
詩仙李白的“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是描寫古代礦工勞作的佳篇。宋代詩人梅堯臣的“碧礦不出土,青山鑿不休,青山鑿不休,坐令鬼神愁”盡顯采礦冶煉場面之壯觀。青銅文化博覽會秉承著青銅文化的價值理念,又賦予新的時代內涵。3000多年積淀與發展的青銅文化所蘊含的青銅精神為安徽推動地方傳統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實踐范例,也為我們展現文化自信,傳承優秀文化,講好安徽故事注入精神動力。如果您對本期講座感興趣,可于本周日下午3時前往省圖書館東二樓學術報告廳聽講。
講席嘉賓:疏仁華 銅陵學院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兼任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安徽省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安徽省教學名師。主持文化部、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安徽省軟科學項目等20余項,主持省級名師(大師)工作室、省級特色(品牌)專業、省級教學團隊等項目10余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