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大雪時節,走進淮北市濉溪縣鐵佛鎮黃集村扶貧車間,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呈于眼前。工人們正在各自崗位忙活,隨著穿針換線、對齊材料、縫合收邊等一系列熟練而連貫的操作,一個個手工箱包整齊有序地排隊“走”下生產線。
黃集村扶貧車間入駐的是嘉謹生活用品有限公司。2018年,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黃集村開始盤活村里的閑置土地,在村里建設兩處扶貧車間。“我們把嘉謹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請過來,他們有擴大規模的需求,我們村既能收取房租,還能讓更多的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共贏。”黃集村有關同志介紹。村里還積極幫助企業爭取貼息貸款、幫助招聘工人等,扶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扶貧車間的工人全部來自本村,人均月收入在2800元左右,共帶動30多名村民就業,其中9名貧困戶。
黃集村位于濉溪縣西北部,全村13個自然村,耕地10200畝,基本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間種大豆、西瓜、果樹等經濟作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務工及傳統農業種植,經濟收入微薄。近年來,黃集村在鐵佛鎮黨委、政府和市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工作隊的駐村幫扶下,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質量和水平逐年提升。
在黃集村脫貧戶馮影的大棚內,四五百種色彩斑斕的多肉植物讓人目不暇接,仿佛進入一個多彩的植物王國。年過三旬的馮影,因為公公患病而負債累累,為了還債一直從事花卉種植。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她再次燃起創業熱情,承包下連棟薄膜溫室大棚,發展多肉種植。如今,馮影花卉種養越來越好,收入也在一天天的增加,彌補了家里看病的支出。“十幾萬的欠債,今年就能還完了。”馮影的婆婆介紹,盡管前段時間,疫情影響了花卉銷售,但是縣婦聯、發改委及鐵佛鎮領導輪番網絡直播“帶貨”,把疫情的損失降到最小。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針對村里農業、工業基礎較薄弱的現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根據村實際和農戶意愿,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多樣化、優質化,逐步實現村民有收入、集體有“活錢”,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在種養業方面,駐村扶貧工作隊牽線淮北相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黃集村投資20萬,建設一座占地4畝,建有兩聯體自動噴灌溫室大棚一座,發展多肉和綠植,年收入達5萬元。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為緩解花卉滯銷給貧困戶帶來的壓力,黃集村聯合鎮黨委、政府和縣委宣傳部,通過網絡直播方式進行帶貨,直播當天就幫助銷售花卉3.2萬余元。在加工業方面,村里引進嘉謹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入駐扶貧車間,幫助解決企業的電力、用工招聘和40萬元貸款問題,助推企業發展。后又爭取資金60萬元,再建一座500平方米的就業創業基地,力爭兩年內達到投資500萬,用工100人,年銷售額達2000萬,成為貧困村中第一家規模以上企業。在集體經濟方面,黃集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2019年集體收入達26萬余元,2020年至今村集體收入達43萬元余元,全年收入有望突破50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繼續鼓勵和引導廣大貧困群眾因地制宜培植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鞏固扶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鐵佛鎮扶貧站站長表示。(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