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物業管理,涉千家萬戶,直觸百姓切身利益,物業行業是完善城市治理與服務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宿州市埇橋區住建局以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物業企業、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等多方聯動的物業管理運行機制,讓人民群眾充滿幸福感。
健全體系 “零距離”服務群眾
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大量的住宅小區、商住綜合開發樓宇等各類建筑鱗次櫛比。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伴隨之而來由物業服務而引發的社會管理問題也逐漸成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民生問題。
目前,宿州市主城區共有各類住宅小區565個,總建筑面積3177萬平方米,成立業主委員會及臨時管委會230個,共有物業企業94家,12家成立了物業企業黨組織。其中,物管小區377個,服務建筑面積2714萬㎡;單位自管和街道社區托管小區188個,建筑面積386萬㎡,埇橋紅色物業有限公司入駐物管小區212個,服務面積311.33萬㎡。
2018年5月,埇橋區承接物業管理工作以來,埇橋區委區政府通過牢牢壓實三級責任,以制定政策,廣泛宣傳,加強監管,構建體系,強化考核,創新管理等多種方式將物業管理工作真正抓實抓細、抓早抓小。
2018年以來區級層面先后制定下發《宿州市埇橋區住宅小區管理辦法》(試行)、《關于推行住宅小區“四位一體”物業管理工作機制的通知》、《埇橋區物業管理考核辦法》、《埇橋區紅色物業實施方案》《埇橋區物業服務企業退出管理暫行辦法》、《埇橋區物業服務企業紅黑名單暫行辦法》、《埇橋區物業服務企業考核及獎懲暫行辦法》、《埇橋區實施“紅色物業”推動服務管理創新工作方案》、《宿州市埇橋區物業服務企業管理暫行辦法》(試行)《宿州市埇橋區普通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等級標準評定考核方案》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從頂層設計上為該項工作搭建好整體框架;先后開展“文明創建環境整治突擊月”、“牛皮癬”整治突擊月、住宅小區愛國衛生運動等多項活動,由區級主管部門牽頭,組織街道、社區、物業企業對全區住宅小區進行拉網式排查。
通過一系列活動,發現并解決涉及違法建設、環境衛生、基礎設施、違規上房、物業服務、業主委員會等突出問題47214件;先后組織93474人次,清除垃圾28745立方,清除亂拉電線28145條,恢復綠地面積13477.5㎡,清除僵尸車輛5100輛,清理小廣告253125處,拆違13812㎡;新增文明創建宣傳標語和宣傳欄9650處,施劃停車線5602處,道路提升改造23677米,清理28861處牛皮癬;投入14357人次開展愛國衛生運動618次,集中消殺病媒生物1093次,發放、張貼愛國衛生宣傳材料12.33萬份。
黨建引領 破解物業管理難題
近年來,埇橋區強化基層黨組織對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領導,成為破解物業管理難題的強有力抓手。該區通過明確區物業辦、街道、社區、業委會、物業五方主體責任,全面落實 “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建立區、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三級網格化物業管理體系,理順了各級職能職責及關系。
2020年以來,埇橋區廣泛開展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以住宅小區網格化管理為抓手,通過完善組織體系、搭建信息平臺、整合部門職能、優化工作流程,依托加強網格巡查發現、執法力量進小區、“街社吹哨、部門報到”三項關鍵機制,進一步強化源頭防控,將管理與服務觸角前伸,實現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今年以來共受理并處理完成各類投訴181起。
前不久,家住在港利錦繡江南西區的閔女士正是通過向該片區的網格員反映小區內配電房后面私設垃圾堆放點等問題,網格員將情況反映至社區居委會及物業企業,居委會負責人直接聯系約談物業公司負責人該問題很快進行了解決。
黨建引領物業健康發展,是推動社區治理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埇橋區通過創新黨建引領的新型物業服務管理模式,組建區級“紅色物業”有限公司、街道“紅色物業”服務中心、社區“紅色物業”工作站。形成由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牽頭,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密切協作的住宅小區“四位一體”物業管理工作機制,以解決物業管理中“市場失靈、自治失效、群眾失望”等突出問題。目前,全區紅色物業有限公司拓面工作順利推進,入駐服務住宅小區212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老舊小區“紅色物業”全覆蓋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為提升市場化物業服務提供新引擎。
自2018年11月埇橋區引入紅色物業以來,通過政府補貼托底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強化黨建引領社企共治等多種方式,積極探索物業管理新模式。目前,紅色物業已進駐的212個小區,積極實施“2+N”管理模式,通過對入駐小區配套設施采取設置道閘、安裝監控、配備消防設備、擴容停車位等標準化設置及管理,針對已進駐小區存在的雜物堆放、小廣告等問題,定期開展整治行動,強化基層治理末梢。
強化管理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堅持督查考核及清退制度,是規范物業行業企業行為,保障業主合法利益的重要保障。結合埇橋區文明創建工作,埇橋區物業辦制定區級考核辦法,定期不定期對物業企業服務合同履行情況、行業規范執行情況、住宅小區管理服務情況等方面進行量化考評,采取街道互查、區直相關部門聯合督查等考評方式,聽匯報、問情況、查資料、看服務、訪業主進行綜合評議,并嚴格落實獎懲。對考核中發現企業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行業規范規定行為的責令限期整改,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將予以通報批評,并聯合發改部門計入不良信用“黑名單”,通過嚴格執行考核制度,今年埇橋區已清退2家物業企業。
“小區治,則社會安”。住宅小區不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物業管理服務工作作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縮影,對如何完善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如何充分發揮兼具自治管理、市場運行、公共服務和社區治理等多重屬性的物業服務的定位和作用;如何充分滿足現階段廣大群眾的要求和社會治理需求,都提出了更高更艱巨的要求和任務。
除此之外, 埇橋區還不斷創新舉措,加強物業企業員工的法規政策及專業技能培訓。2020年,該區物業辦通過對業主委員會、臨時管委會、物業服務企業項目經理開展多場(次)約1200余人參加的物業管理知識培訓,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明確街道社區、業主委員會、臨時管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的職責與義務,提高了大家的履職和服務水平;同時,通過結合文明創建進社區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提高業主政策知曉率以及購買服務的意識;制定《宿州市埇橋區業主委員會工作指導意見(試行)》,督促街道、社區在業委會成員用人選上嚴格把關,把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樂于奉獻、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業主吸收到業委會中來,在共建共享和諧社區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下一步,埇橋區將繼續堅持以民為本,通過不斷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完善小區治理體系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對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領導,以黨建引領物管行業健康發展,明確基層黨組織在物業服務管理工作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為建設美好埇橋,共享美麗家園添磚加瓦。
何 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