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加班到夜里,忍著饑寒去熟悉的西北面館吃炒拉面。盤中有洋蔥、青椒、紅椒、小白菜等相配,給素素的面增添了色彩,讓人喜不自禁。特別是那紅椒,艷艷的,像是面浪里的一輪輪紅日,看起來真是暖意十足。
紅椒在菜園里很出彩。一片青翠中,殷紅幾點洇了出來,羞澀而出眾,讓人賞心悅目。紅椒原是青椒,身子一點點改了色,悄然而決絕,像是少女學會了打扮,便一發不可收拾。紅椒是金牌配角,炒牛肉、臘肉時切點紅椒進去,肉的油膩感就減弱了,眼前點點紅艷勾起食欲,舌頭自然是蠢蠢欲動。樓下一面攤味道一般,但我還是常去,不為別的,就為那佐面的小菜——腌紅椒片。老板紅椒腌得好,用的菜椒,食材新鮮、咸淡適中、脆甜可口,加上零星的蒜片襯托,叫人欲罷不能。用紅椒的美艷填補面條的蒼白,想想都覺得美。
那些紅顏色的蔬菜,填補了故土菜園的蒼白。
又如紅番茄,一只只亮麗鮮艷,跟燈籠似的,照亮那單調的菜園。有種番茄名曰“賊不偷”,因其不管成熟與否,都是青色的。這確實有意思,但我想,一只番茄若永遠都是青色的,不曾發出耀眼的紅潤,就算免于落入賊人之手,那又有什么意思呢?青番茄炒蛋不會顯得嬌艷欲滴,青番茄蛋湯不會擁有十足的靈氣,涼拌青番茄也是荒涼一片。青綠哪有紅艷嬌貴呢?
又如莧菜。莧菜是那種不常見的紫紅,仿佛賦予了菜園一些深沉的意義。莧菜適宜寡炒,裝盤后,紫紅色的菜汁蔓延開來,奪人眼球。食客個個躍躍欲試,都想食之而后快,滿桌菜霎時間都失了顏色。
蔬菜里的紅顏,真是讓人動心。
書上說“紅色蔬菜能增強人體對感冒的抵抗力,對心臟和小腸有助”。看來紅色蔬菜不光有顏值,還是實力派。
那些年,祖父在屋后開了一畦菜園,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晚春的時候,莧菜收獲了,祖母便采來素炒了,菜里只放了些拍碎的蒜。祖母將莧菜夾到我的碗里,囑咐多吃,說對身體好;祖父在旁邊喝酒邊附和,然后列出了一堆莧菜的功效。
彼時不冷不熱,明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