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樓“鄰居”搬去省城了。幾天未見,有些失落,忘不掉那些曾經結下的情分。
她家3號樓,我家2號樓。站在陽臺上,能清晰地欣賞她在廚房忙碌的身影。他們夫妻倆,早年紡織廠下崗,開出租車過平常的日子。
認識她,源于女兒與她兒子在市里一所學校讀高中,女兒高她兒子一個年級。女兒上高二的那年,我們剛從小鎮搬進小區,人生地不熟。某傍晚,女兒要回校上晚自習,妻子和我恰巧都要上晚班,無人接送,有些焦慮。
我們倆天生兒女心重,擔心女兒的安全,正犯著愁呢。我只得下樓把女兒送上出租車,再特別地叮囑好司機,一定要把女兒送到學校大門口,才稍微安心。未出小區,一輛標配綠的出租車,在我身邊戛然而止。她伸出頭來,笑吟吟地招呼著,“大哥,我把你女兒帶著吧,和我兒子一道。”
我很詫異,她是怎么認識我的,又怎么知道我女兒與她兒子同校?之前,我也不認識她,兩家沒有交集,也未曾說過一句話。可能是心地善良者,生性使然。她肯定是猜的,認為這個時間段,背書包的孩子和大人,都是家長送孩子上晚自習的。一個陌生人這么主動地幫忙,似乎天上掉餡餅,幸運地砸在我的頭上,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豈能不高興。自此,她給我的良好印象,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讓我感動著感謝著。
世人萬千,擦肩而過的多;萍水相逢,送人玫瑰者,簡單中顯得有些不簡單。有了第一印象,從此,我們兩家越來越熟絡。心存感激的妻子,時不時地送她點家鄉土特產;我們巧遇打她的出租車,她也總是不肯收錢,推辭好久。如今好人好報,她兒子大學畢業,留省城工作。上半年,聽說她兒子裝修新房。未曾想到,這么快,暑假她家已搬去省城。她家走得不聲不響,我想善良的她,必是怕麻煩別人。原來,人想得越簡單,生活也許就越隨意吧。
住小區十多載,認識的人愈多,發現的美好也愈多,平常的煙火人間更有人氣。隔壁送你一籃子鄉下父母自產的蔬菜,你也會奉上幾瓶土榨的芝麻香油;他家見你沒有工夫,順帶捎回你的快遞,你家幫忙看看他家的二寶等……只要你夠真誠,伸伸手動動嘴,陌生變熟悉,甚至親近,也許只在片刻之間而已。
有人說,鄰里難處,其實不然。凡人皆有兩面,無完美之人。倘若你我皆以善良待人,以長處看人,念人好處,他人難處時,或困難一刻,將心比心,主動幫忙,有時僅是舉手之勞,無論是鄰里之間,還是互不相干的陌生人之間,也會相處得融洽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