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在車上半睡半醒的時候,我隱約聽見同伴在與司機交涉,討論看星星的地點。
星星,星星有什么好看的?
久居城市,那些燈火尾氣及污染的空氣和人心,既看不到星空,也無意有事沒事抬頭望天。
別說星星,鋼筋水泥的叢林里,人與大自然的聯系早已被割裂得七零八落,甚至都忘記了自己來自何方,又將歸于何處。
那一天,我們一早出發,沿著敦煌西線一路游玩過去,看遍了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古長城。
所謂秦時明月漢時關,兩千年的風沙撲面而來,抹去了背包客臉上的防曬霜和心里的不適意,讓人糾纏在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情緒中,喉頭發緊,靈魂戰栗。
將近200公里的行程,同時也耗盡了我的體力和耐力,每每一上車就要打瞌睡。
車緩緩停下來。我被推醒,略微帶著些起床氣一般的懊惱走下車來,走進雅丹曠野中漆黑一團的夜里。
然后一抬頭,我戰栗的靈魂歸位了。
沒錯,滿天都是星星。大的,小的,亮的,暗的,遠的,近的,裹纏在一起的,隔著十萬八千里的,相親相愛的,動如參與商的……
銀河橫亙在星空之上,像一條流淌著億萬鉆石星辰的磅礴巨河,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流向何方。
真的是銀河嗎?我不得不羞怯地承認,這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近地看見銀河。然而不用懷疑,這一定是銀河,因為再也不可能有第二條這樣璀璨如夢幻一般的天河。
在銀河之下,空間感失效了。
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光走一年大約為94605億千米,而銀河系到底是有多大呢?如一個橢圓盤形狀的銀河,直徑達到了16萬光年!
在浩瀚的星空下,我們每個人都是渺小的;在無盡的時間之河面前,千百萬年的時間,也只是那條長河之中一朵起落的浪花。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天空中那些星星的光芒,走過了幾年、幾十年甚至上萬年的時光,才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隔壁大巴車上下來一群人,有人拿出激光筆,開始講解夜空中的奧秘。
銀河系恒星的數量大概是1000億至4000億顆,要是算上行星、彗星、隕石和星際塵埃,甚至比地球上所有沙漠里的沙子加起來還要多很多倍。
“看,那是牛郎織女……”
秋天晚上,夜空最亮的星就是織女星,牽牛星在織女星的東方,它的光輝稍稍帶點黃,雖然不及織女星亮,但其余的星星都比不上它。
詩人吟唱著“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將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了千年。
在將牛郎織女隔開的天河中,有一顆星叫天津四,是天鵝座最亮的一顆星。“天津”的意思就是“天上的渡口”,傳說喜鵲就是在這個位置搭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
不需要旁人指手畫腳,我也一眼認出了夜空中熠熠生輝的北斗七星,畢竟那么大一柄撈勺,似乎正舀出半個天空的星光,很難讓人視而不見。
夜風很涼,從雅丹歷經億萬年的破碎山巒和砂石里吹來,吹得人瑟瑟發抖。
此情此景之下,人很容易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是誰?我來自哪里?又將去往何方?”
不知有多少哲學家,被看似簡單的問題難住,但對于我等凡夫俗子而言,彼時升起的,無非是對宇宙與蒼穹、時光和歷史濃濃的敬畏,以及因為自己螻蟻般渺小所不可避免生發出的幻滅感。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愛它。
我仰望星空,確認這是一條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