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建成以后,每年可提供再生水近1000萬立方米。到時候,趙家湖生態補水將不再消耗轄區黃河水指標。同時,經過生態濕地處理之后的水重新排入永二干溝,流入黃河的水質也將得到大幅提升?!?0月13日,“2023全國都市報+新媒體總編輯寧夏行”調研采訪團走進銀川市興慶區東南部再生水綜合利用項目,近距離了解興慶區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河湖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區域綠色發展的具體舉措。
興慶區東南部再生水綜合利用項目航拍圖。
興慶區東南部再生水綜合利用項目位于掌政鎮趙家湖。采訪團一行來到項目工地聆聽介紹、實地參觀,全面了解項目建設背景和實施進展情況以及項目建成后發揮的綜合效益。
采訪團成員詳細了解項目實施進展情況。
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原本是銀川市東部的一處重要濕地景觀,掌政鎮建設特色小城鎮,將這里改造成濕地公園,園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停車場、健身步道等基礎設施齊全,是周邊居民的休閑健身場所。但由于缺少補水水源,趙家湖常年處于干涸的狀態。
2022年,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發布了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銀川市因為獨特的區位優勢被納入其中,這是國家給予銀川市在保護利用水資源、改善水生態環境方面的任務,也是銀川市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
采訪團一行參觀了解潛流濕地床體。
作為銀川市具有代表性的再生水循環利用項目,興慶區以提升入黃排水溝水質、處理掌政鎮污水處理廠尾水、解決趙家湖生態補水問題為目標,謀劃實施了東南部再生水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于2022年8月開工,總投資7271.16萬元,其中,爭取生態環境部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4369萬元,建設潛流濕地、表流濕地、導流墻、水循環設施、引退水管道等工程及在線監測系統等設施,計劃再生水日處理規模40000立方米。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154.17萬元,完成工程投資總額的82%。
工作人員介紹再生水項目潛流濕地填料狀況。
該項目建成后,將取得環境、經濟、生態、民生等多重效益,可謂“一舉多得”。采訪團的媒體大咖們對此紛紛點贊,大家表示,興慶區在推動水生態綜合治理、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方面精準施策,該項目的實施,對保護黃河水質、提高城市生態承載能力、提升環境治理質量方面將發揮綜合效益。
潛流濕地床體選用火山巖和礫石填充而成。
據興慶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南部再生水綜合利用項目與鳴翠湖水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入黃排水溝治理等項目共同構成了興慶區流域治理模式和路徑。流域治理項目全部實施后,可實現對大新渠、永二干溝等重點溝渠全面提升治理,實現對鳴翠湖、章子湖、趙家湖等14個湖泊的水系連通、再生水補水,穩定提升水質,實現水循環的系統流域治理提升目標,推動興慶區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再升級。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高曉剛/文 韓勝利 季正 高曉剛/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