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6日晚,2023年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迎中秋慶國慶晚會如約而至,整臺晚會內容新穎別致、情感熱烈飽滿,深情反映了“謳歌時代慶雙節 安徽山南一家親”的重大主題,描繪了新時代新征程上的壯麗圖景。
演職人員中既有安徽援藏隊員,也有藏族同胞,還有安徽對口援建的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的同學們,晚會彰顯出各族人民廣泛交往交流交融,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的時代氣息。值得一提的是,現場三千名師生還獲贈了來自安徽淮北出產的石榴、月餅等伴手禮,“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刻內涵得到生動展現。
載歌載舞 營造愛國團結氛圍
今年的中秋國慶相連,雙節同慶,也是愛家愛國同頻、家國情懷共融的日子。
伴隨激昂的旋律,晚會在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中拉開帷幕。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85名隊員通過合唱的形式,展現隊員們愛國愛家、無私奉獻的援藏精神。
山南市是公認的藏文化“搖籃”,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果諧”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舞蹈《果諧崗巴拉姆》表現了藏族人民勇敢、堅強、熱情、豁達的精神風貌。
一曲《女駙馬》讓悠揚的黃梅曲調回蕩在雪域高原上,文化藝術交融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豐富載體。節目源自安徽援藏教師在山南二高開設的黃梅戲社團,戲曲學習也使藏族學生了解“皖風徽韻”,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參演人員、山南二高學生德吉央珍在晚會籌備階段一直認真排練,她希望把精彩的表演展現出來,為觀眾們奉上一道文化大餐?!拔磥砦視俳釉賲?,讓更多人領略到我們民族文化的魅力?!?/p>
真情實感 記錄平凡中的感動
扣時代主題、緊跟安徽援藏工作的真實經歷,為文藝工作者們提供了創作靈感,平凡中的感動也引發觀眾的共情共鳴。
三句半《援藏歡歌》以曲藝形式歌頌一年來援藏工作取得的成績。“我們的臺本反映了援藏隊員在艱苦環境下克服自身困難,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眳⒀萑藛T、安徽援藏干部夏波介紹,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將真情灑在雪域高原,大力推進產業援藏、就業援藏、醫療援藏、教育援藏等工作,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的持續改善,贏得了山南干部群眾廣泛贊譽。
小品《希望的田野》勾畫了安徽農業科技援藏干部與西藏農牧民之間的魚水情深。安徽“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和山南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帶來的舞蹈《雅礱兒女心向黨》,謳歌了永遠感黨恩,堅定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山南二高老師和安徽“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隊全體隊員的詩歌朗誦《扎根雪域的黃山松》,將觀眾的思緒拉到了秀美的皖南。黃山松堅韌不拔,頂風傲雪,將援藏隊員們比作黃山松扎根雪域,彰顯出他們用一腔熱血奉獻祖國邊陲的崇高精神。
藝術的豐盈始終源于生活,綜觀整臺晚會,形式豐富、情感飽滿。安徽省援藏工作隊文體組負責人、援藏干部余洋介紹,“節目通過小切口來反映大主題,用講故事等形式來展現安徽援藏工作隊與西藏各族干部群眾攜手奮進的積極風貌,展現了平凡中的不凡。”
據悉,晚會演職人員涵蓋了安徽援藏隊員、藏族同胞、山南二高的同學們以及安徽藝術學院的表演藝術家,大家手挽手、心連心,共同呈現出一臺溫情美好的晚會。
特殊伴手禮 體味石榴籽一家親
中秋節吃石榴在安徽是一個傳統,但西藏卻鮮少種植這類水果。晚會現場,山南二高的三千名師生人手獲贈了一份來自安徽淮北出產的石榴、月餅等伴手禮,這讓不少學生深感驚喜。
“淮北烈山區種植石榴歷史悠久,烈山石榴在全國形成品牌,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優質石榴,粒大甘甜。” 淮北援藏干部、措美縣發改委專業技術人員張濤表示,前期他們與淮北烈山區政府對接,當地積極響應,克服運輸困難,從三千公里外,免費為師生寄來了這份禮物,送上雙節的祝愿。
當天,山南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單強在晚會致辭中代表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向參加晚會的老師、同學以及全體援藏隊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致以節日的問候。
他回顧了一年來安徽援藏工作成效,深情指出援藏工作意義特殊、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今年,安徽援藏工作已進入了第二個年頭,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單強表示,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統領,繼續圍繞“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立足西藏實際、山南所需,堅決扛起責任、盡皖所能,不斷提升安徽援藏綜合效益,努力推動山南市和3個受援縣(市)長治久安,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晚會現場,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全體隊員還與山南二高師生一起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品嘗美味的月餅,遙望美麗的月亮,共同體會團聚的喜悅,團圓的幸福,團結的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發自西藏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