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融合、同創、共贏。4月19日,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半島分會)暨外國專家齊魯行活動完美收官。在2天的行程中,綠色石化、生物醫藥、海工裝備、電子信息等煙臺優勢產業備受矚目。
“大會已成為煙臺市重點產業鏈及創新資源與海內外人才對接的橋梁和紐帶。”在煙臺市科技局副局長王曉智看來,此次會議意義深遠。會議集中20多位國內外專家就海工裝備、光電與化工融合發展、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進行專題講座、技術推介和項目路演,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同時組織國外專家赴東儀光電、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榮昌生物等企業考察,推動技術供需雙方的交流合作與共贏發展。
“我和團隊提前一天抵達煙臺會場,現場與榮昌制藥就相關項目的I、II、III期臨床試驗深入探討,交換意見,成果很滿意。”4月18日,在大會開幕式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年在工業、農業、旅游、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包括我所屬的專業生物醫藥等方面都取得了飛速的進步,給全國全省很多城市都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p>
作為煙臺著力培育的16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生物醫藥產業在煙臺高質量發展中擔當著重要使命,并依托煙臺市委、市政府各項前瞻性布局持續發展壯大,綠葉制藥、榮昌生物、東誠藥業、石藥百克等一批龍頭企業迅速崛起,單抗、雙抗、ADC、微球、透皮釋藥、脂質體、口腔修復膜、高壓氧艙等技術國內領先,“創新好藥、煙臺制造”逐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等回到英國,我對于山東的評價會是非常積極正向的。”4月19日,外國專家齊魯行活動走進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英中文化科技交流協會主任杰芮米·本斯特德說,“此行讓我收獲很多資訊細節可以帶回去,同樣的,也歡迎想要找我了解詳情的山東企業來尋求幫助。”
外國專家走進煙臺,以點窺面,進一步感受到了煙臺的創新力度。更重要的是,企業對創新的積極態度和大膽實踐,在外國專家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為深度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本次到訪的目的,不僅僅是建立聯系,更重要的是找到生物醫藥、新材料、IT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伙伴?!痹跇s昌生物,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代表巴爾日瑪娃·達里娜表示,此次煙臺之行收獲滿滿,希望能在俄羅斯政府、山東政府的共同幫助下,在山東煙臺可以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
看,在這里,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協同融合,為煙臺市乃至山東省增進國際國內創新和人才交流合作,促進成果轉化落地,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注入了更多創新動能。
把目光從生物醫藥產業聚焦到高端裝備制造。近年來,煙臺加快海洋高端制造業發展,通過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增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供給能力和產業競爭力,全力打造海工裝備自主創新集成基地。
放眼煙臺高新區,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船型樓體仿佛置身于浩瀚海洋之中,表達著煙臺向海圖強、科技先行的決心。走進大廳,“藍鯨”系列海上半潛式鉆井平臺、“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以海上風電、漂浮式光伏、大型養殖工船等項目模型吸引了各位外國專家的注意。
且聽,在1071公里海岸線的擁抱里,在1.23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上,“耕海1號”“國鮑1號”“經海001號”“長漁1號”等海洋牧場,進行著“藏糧于?!钡拇笞兏铮瑥椬嘀敖浡院Q蟆钡拿烂顦氛隆?/p>
“未來,中集海工院將以研發為引領,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牢牢抓住“數字化智能化”和“能源轉型”兩大未來發展趨勢,通過智能制造、智能設計和智能運維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大力拓展海洋可再生新能源業務?!毙抡鞒讨?,實現更多“0-1”的突破,是煙臺海工裝備制造的“心之所向”。
看,這方熱土,正涌動著澎湃激越、“兔”飛猛進的創新發展熱潮,交匯成日新月著、風生水起的“鮮美煙臺”。煙臺,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重要發祥地,涵蓋國民經濟工業大類41個行業中的37個,規上工業利潤總額連續多年位居山東省首位。近年來,全力優化提升16個重點產業鏈,過千億級產業集群達到6個。
作為煙臺傳統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綠色石化產業在煙臺“9+N”制造業集群中占有重要一席。煙臺也正把化工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新舊動能轉換重要抓手,立足長遠布局,謀劃引領未來新突破。煙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煙臺將深入實施“9+N”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希望借助本次活動尋求與國外優秀人才、先進技術的合作,學習國外相對健全的技術體系,來對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技術改進。”在光電與化工融合發展專場活動中,蓬萊新光顏料化工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珍香的訴求很直接。
深諳人才與創新價值的徐珍香,也帶領公司收獲了創新帶來的國際話語權。目前公司生產的“仙橋”牌顏料年產達到2萬多噸,產值3.5個億,產品出口至歐美,以及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煙臺市深入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強發展動能,為深化與廣大人才的交流合作創造“煙臺機遇”。
讓越來越多的人才“愛在煙臺、難以離開”,這是煙臺對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地提出的時代要求,而煙臺已經交出一個驕人答卷:獲評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入選“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190萬人,建有院士工作站33個,11家企業入選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站……
來吧,歡迎海內外人才到煙臺創新創業,與城市共同成長。(膠東在線記者 鄔勇 通訊員 李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