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2月10日電(項菁 周健)記者10日從浙江省紹興市疾控中心獲悉,該市近日報告1例登革熱輸入病例,為今年春節期間到泰國旅行人員。這也是中國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浙江省首例登革熱輸入病例。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該名登革熱患者王小花(化名)一家四口前往泰國旅游。回國后,王小花出現發熱癥狀。經醫生檢查,排除王小花為新冠病毒感染者。
“考慮到患者去過國外,后續又擴大了對登革熱、瘧疾等輸入性疾病的篩查。”紹興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科長馬巖受訪時說,通過流調發現,王小花在泰國旅游期間被蚊子叮咬,檢測結果顯示患了登革熱。
據悉,登革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其典型癥狀是發燒、頭痛和關節痛等,可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包括有生命危險的失血性休克綜合征和較少見的伴有肝衰與腦病的急性肝炎。
當前,中國各地出入境人數大幅增加。紹興市疾控中心提醒,民眾出境前,要密切關注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登革熱疫情動態,病情較為嚴重地區,應盡量避免前往,如果不能避免,前往相關國家和地區時應適當準備防蚊滅蚊用品。
馬巖提到,入境14天內,如果出現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就醫時,要主動向醫務人員告知近期旅行史以及在當地的蚊蟲叮咬史,以便及早得到診斷和治療。
“紹興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加強監測敏感性,對因發熱等癥狀就診人員,首先要詢問近期有沒有出入境旅居史,對近期有出入境旅居史的人員,應配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登革熱、瘧疾等傳染病的篩查。”馬巖如是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