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江西萍鄉市蓮花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著名六縣之一。95年前,國民黨發動反革命政變后,白色恐怖籠罩著蓮花縣城。在腥風血雨中,黨領導的蓮花農民自衛軍60支槍被收繳了59支。28歲的賀國慶把僅存的一支步槍拆解成三部分藏了起來,等待革命隊伍再次召喚讓這支槍再為窮人打天下——這就是中共黨史上有名的“蓮花一枝槍”的故事。
8月18日下午,“紀念‘三個95周年’紅土地上看今朝”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走進蓮花一枝槍紀念館,感受這段風云變幻的崢嶸歲月。
用鮮血和生命保存的這支鋼槍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許多工農武裝被迫繳槍。蓮花縣農民自衛軍的60支槍被繳了59支,僅剩一支“俄國造”步槍。農民自衛軍班長賀國慶冒著被追殺的危險,將這支槍偷偷藏匿起來。他始終堅信:“總有一天,這支鋼槍會在革命斗爭中派上大用場!”
為了找到賀國慶和這支槍,敵人抓捕了賀國慶的父親賀承茂,殘忍地將其活活燒死,又逼瘋了他母親,殺害了他弟弟。1927年底,毛澤東引兵井岡,創建根據地,蓮花縣也重新成立了農民武裝——赤衛隊。東躲西藏許久的賀國慶找到赤衛隊,獻上了全家人用鮮血和生命保存的這支鋼槍。赤衛隊長陳競進接過這支鋼槍,與全體赤衛隊員面對黨旗莊嚴宣誓:槍在火種在,星火要燎原!
革命火種不斷傳遞
1929年,賀國慶犧牲在戰場,年僅29歲。但是,“蓮花一枝槍”的革命火種不斷傳遞,光芒不斷散發,這份精神成為這支部隊永遠流淌的血液。為紀念這份鋼鐵精神,蓮花縣修繕了蓮花一枝槍紀念館。
紀念館內設有蓮花一枝槍基本陳列、秋收起義二十天暨引兵井岡蓮花決策陳列。院內面積6800平方米,展覽面積1200平方米,館藏文物1100余件套,國家三級文物360件,革命文物219件,對社會免費開放,年接待群眾30萬人次。紀念館目前已被列為國家2A級景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光流轉,蓮花一枝槍的故事仍作為紅色紐帶,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追尋革命先輩勝戰的足跡,領悟紅色血脈力量的源泉,信仰的明燈依舊璀璨奪目,忠誠的烙印代代相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