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老城改造提升是關乎百姓民生的大事,關系到城市品位的提升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8月16日,“紀念‘三個95周年’紅土地上看今朝”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走進了九江修水縣,在走街串巷中感受煥然一新的修水城區。
“我見證了修水60多年的城市改造,修水老城改造雖然不是大拆大建,但是老城得到了整體升華。現在的修水街道非常寬敞、非常干凈,居民幸福指數在不斷提升,大家都非常自豪、高興和滿足。”修水縣居民冷清泉說。
據介紹,修水老城區城市更新項目位于修水縣北城區,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項目預計總投資約18億元。項目按照“以人為本、有機更新、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總體思路,依托現有的歷史文化街區、祠堂、書院等人文資源,在保護城市痕跡和歷史記憶的基礎上,致力增強老城可持續發展承載力、創造更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環境,探索“適度疏解人口+人居品質提升+文旅產業導入”的更新模式。
如今的修水老城,新鋪的黑色瀝青路面取代了曾經坑坑洼洼的舊水泥路;寬敞整潔的街道上,粉刷一新的房屋與綠植樹木錯落有致;各個社區的養老中心、居委會、診所、公廁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穿梭在改造后的修水的街頭巷尾,變化顯而易見。
修水縣老城改造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景略告訴記者,修水的老城改造項目,至今已經有三年了。項目按照總體規劃分布設施的原則,通過對老城的文化挖掘和城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力爭最大限度保護歷史文化建筑,放大城市的文化功能,創建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
下一步修水還將圍繞著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來推進核心區的歷史文化街區和秋收起義紅色文化街區的改造。同時,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將老城整體更新改善,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社區的老百姓在15分鐘之內,可以完成各方面的生活居住出行,營造良好的城市人文氛圍,以適應現代城市的新要求,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作出扎實貢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