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2日晚,騰訊控股(00700)公布三季報。財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254.47億元,同比增長29%,Non-IFRS凈利潤323.03億元,同比增長32%。
財報中,騰訊表示,我們將聚焦核心業務,致力創新,與合作伙伴攜手為用戶、客戶乃至整個社會提供更佳的服務。
小程序經濟圈成就新型業態,把流量變“留量”
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明顯,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意愿強烈,而微信作為連接12億用戶的重要場景,如何助力更多類型的企業滿足老百姓日益豐富的消費需求,無疑是各方關注的命題。
小程序是一個重要的破題思路。小程序上線至今,已覆蓋超過200個細分行業,微信第三方服務商數量超過40000家。截至今年8月,品牌商家自營小程序GMV同比增長210%,增長最快的行業是日化、奢侈品、購物中心和百貨等。根據2020《碼上經濟影響力報告》顯示,在零售領域,小程序成為零售門店新的線上入口,會員拉新規模提升了6倍。
交易活躍背后,離不開微信豐富的數字化助力工具包,以微信小程序為核心紐帶,連接微信支付、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微信搜一搜、微信AI等能力。特別是今年以來,微信加速了小程序經濟圈內的基礎工具能力建設:通過直播引流、視頻號聯動、小商店運營等,更好地滿足了用戶和商家的雙向需求。
例如,服飾品牌綾致通過“支付即服務”能力實現了線下導購、小程序、用戶端的強關聯和綁定,在2月份的一場直播實現了近3億的GMV。百果園也利用微信小程序達成商家券的營銷和分發,通過小程序和公眾號每天分發約150萬張商家券,小程序會員突破2800萬。
在豐富的數字化工具包影響下,越來越多線下企業主動求變,從追求“流量思維”轉向“服務思維”,借助新型數字產品將服務做深做透。在疫情期間,企業微信幫助企業服務的用戶從2019年12月的6000萬增長至2.5億,成為品牌線上客戶運營的新陣地。
伴隨小程序商業工具包逐步完善,不僅是頭部企業,越來越多中小企業乃至成千上萬個體商戶,開始在小程序經濟圈中釋放活力。
大師兄是一家傳統的線下餐飲企業,疫情期間它通過企業微信靈活掌握了線上社群運營能力,配合精心設計的公眾號推文與海報物料宣傳,讓9.9一份的大骨頭產品瞬間成為爆款,更在短短幾個月內促進會員數量翻了近一倍。
過去,“數字化”對大師兄來說是一個神秘又遙遠的詞,而現在,它真實體現在每位“回頭客”,體現在更專業、有溫度的服務,更體現在精準的會員運營上。
小程序誕生以來,各行各業的商家、開發者進入到生態內為用戶提供服務,在實現自身商業價值的同時,也共同建設了這個開放、繁榮的生態。
2020年伊始,西南零售龍頭步步高在小程序官方商城“步步高Better購”上共發起數十場直播,其中有兩場直播是步步高集團董事長和集團黨委書記、總裁親自下場擔當主播,為步步高超市帶動直播單日GMV高達1.09億,直播首日收獲1368萬點贊,8日當天在線觀看人數近30萬。
今年23歲溫學貴是中專學歷,2年前還是深圳一家電子工廠流水線工人的他,如今已是一名小程序開發人員。比起APP,小程序開發流程簡單,技術門檻低,幫助他成功實現了從“廠工”到萬元月薪白領的職業轉型。
2019年,小程序全年創造8000億交易額,微信生態帶來的“碼上經濟”規模達8.58萬億元,帶動就業536萬個,同比增長195%,成為微信帶動就業的核心引擎。
從線上到線下激活經濟毛細血管
2020年的疫情沖擊下,各行各業上云、線上化發展的需求激增,數字化也不再是大企業的特權,正在成為中小微企業經營的“必選項”。
2019年,我國社零總額為41萬億,其中,網上零售額10.6萬億,線下零售總額達30萬億,線下約為線上的3.6倍。其中,小微企業無疑是線下經濟最為活躍的代表之一,也是急需互聯網助力的群體。
經過多年的努力,微信收款碼已經融入了中國數千萬中小商家的經營中,大量小微商家甚至街邊攤檔通過運用微信社群、微信小程序、到家業務等工具,快速實現線下線上一體化經營,找到新的營收增長點。
今年中,微信支付面向小微商家發布“全國小店煙火計劃”,在線下線上一體化、福利補貼、商家教育指南、經營保障支持方面輸出四大全新政策,助力小店主、出租車司機甚至小攤小販等數量極其龐大的中小商家高效快速走出困境,實現增收。
為了進一步降低廣大個體、中長尾商家的使用門檻,微信在今年8月份推出了免開發、0成本的快速開店工具——微信小商店,企業、個體、個人均可一鍵開店,實現數字化經營。
公開數據顯示,小商店支持售賣的商品類目已經超過2000個。小商店可以免開發快速幫助商家生成在線商店的產品,極大降低了廣大不具備開發能力的商家進入到小程序進行線上經營的門檻。部分商家在開通30天內訂單突破1000,獲得了可觀的營收。
與此同時,微信支付在縣城的首選比例高達83%,國家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在今年4月微信支付交易筆數超過了歷史最高值,先于全國實現商業復蘇。近兩年微信支付在縣域及鄉村的小店數量累計增長65%,日均交易筆數則累計增長91%。
微信作為數字化經濟的代表,隨著其生態的蓬勃發展,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中小企業活力的同時,也創造和穩定了大量就業,據測算,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22%,間接帶動就業機會362萬個。小程序更是成為微信帶動就業的核心引擎,直接帶動就業機會536萬個,相比2018年增長195%。
微信通過多年來的生態建設,促進就業門檻不斷降低,整體就業生態呈現出服務對象年輕化、產業鏈條延長、線上價值帶動線下就業等特點,并打破時空限制、解放體力勞動,促進了應屆大學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家庭主婦、殘障人士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同時加快了數字化就業崗位在三四線城市的普及。
隨著各行業業態線上化轉型,微信生態催生出大量數字化運營崗位,推動了各行業從“數字化崗位”到“崗位數字化”的轉變,全民數字化就業時代已然來臨,靈活發散的就業方式逐步普及,微信作為新生產工具正成為數字化就業的標配。
打造數字生態攜手合作伙伴推動數字化升級
后疫情時代,數據已經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數字技術正在深入實體領域,助力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在這一過程中,云是重要基座,而生態共建是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路徑。
2020年,騰訊深入To B業務十年,從最初的“開放平臺”到云再到產業互聯網,騰訊To B的技術底座和產業生態越來越扎實。
作為全球Top5云計算廠商,騰訊云不斷加強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在疫情沖擊下充分發揮C2B的優勢,在政務、零售、金融、交通、制造、教育、醫療等眾多領域有了很多落地實踐和成果。
例如在數字政務方面,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啟動,而騰訊憑借C2B解決方案能力,積極投身其中。此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應用了智能化、高效率的電子化普查登記方式,讓普查員線上協同,降低普查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騰訊提供了在平臺、連接、彈性云資源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并通過企業微信和微信互通的能力來保障普查工作安全、高效、平穩進行。
這背后,騰訊通過的“微信-企業微信-政務微信”三端協同能力,能夠有效的連通“民眾-企業-政府”三大群體。過去五年,騰訊政務已服務近30部委、30個省、500座城市、10000個社區,為9億群眾提供超過1000項移動政務服務。
在今年的疫情形勢下,63年歷史的廣交會也迎來創新之舉——首次搬到網上舉辦。作為廣交會技術服務商,騰訊成功保障了第127、第128兩屆廣交會網上舉辦,提供整體技術支持、平臺研發服務與云資源支撐。今年秋季的第128屆廣交會中,騰訊云會展作為整體技術支撐,搭建的官網平臺累計訪問量5117萬次,支持了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采購商注冊觀展。
騰訊云的明星產品騰訊會議表現也格外搶眼,上線245天,用戶數突破1億,成為最快超過1億用戶的視頻會議產品,在提升了企業組織效率的同時,也在助力各行各業降低運營成本,節省社會資源。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5月期間,騰訊會議直接節約社會成本就高達7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