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5日,秋雨淅瀝,山路彎彎,參加湖南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活動的記者走進永順縣大山深處的列夕學校,與孩子們一起體驗了一堂別開生面的互聯網線上直播語文課:《書寫我的中國心》。
遠在長沙的羅金老師通過長郡網校直播間給列夕學校的學生進行遠程教學。彭福宗/攝
列夕學校,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芙蓉鎮楊木村,是一所覆蓋8個村落、從幼兒園到初三年級有300余名學生的中心學校,同時也是由湖南省委網信辦與拓維信息黨委共同扶持的網絡聯校。
遠在長沙的羅金老師,通過長郡網校直播間進行遠程教學,同時列夕學校的老師在課堂上同步對同學進行輔導,打造“雙師課堂”,真正實現了課堂跨空間、知識零距離。教育信息化,給山區留守兒童開辟了新的人生道路。
“我愛您,中國!”“祖國,生日快樂!”孩子們整齊響亮的誦讀在列夕學校上空回蕩。本次直播課由拓維教育麓山妙筆的羅金老師擔任主講。今年是扶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同時又臨近中秋、國慶佳節,羅金老師以“書寫我的中國心”為主題、以“愛國情懷和民族英雄”為主線精心設計了本次課程內容。
課堂開場用視頻的形式讓同學們直觀感受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搶險等事件中平民英雄的人物群像,以故事形式舉例講述了從古至今不同時代下英雄們的家國情懷。
“抗疫戰士、醫生、護士、警察……還有很多普通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的確切姓名,但是他們都為抗擊疫情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笨赐暌曨l,同學們紛紛說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羅金老師還就“如何寫關于英雄的作文”對同學們進行了寫作指導,讓同學們通過作文描寫民族英雄、表達愛國情懷。
列夕學校的老師在遠程教學課堂上同步與學生互動交流。彭福宗/攝
坐在教室第一排的一位同學說:“通過這堂課,一方面我們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讓我們體會到在和平年代中,幸福生活背后都離不開默默無聞的英雄們的無私奉獻。”
除了精彩的課程內容外,本堂課另一大亮點就是充分注入了“互聯網+”能量,遠在長沙的羅金老師通過長郡網校直播間進行遠程教學,同學們則利用學校已經建設好的信息化平臺同步上課,真正實現課堂跨空間、知識零距離。
列夕學校的變化得益于信息化助力教育精準扶貧。2010年以來,永順縣為列夕學校鋪設了互聯網、建設了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和報告廳,學校實現了網絡通、班班通、人人通。2019年11月,湖南省委網信辦指導拓維信息黨委,通過提供先進的硬件設備、技術平臺和優質教育資源,為列夕學校搭建了專屬的網絡學習空間。
據了解,該校已全面實現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了教師信息管理、學校質量檢測、學生學籍管理系統等系統,學校管理科學規范化。教學資源服務平臺為教師提供了優質的教學上課資源,微課、網課等課型越來越豐富。學生不僅從課堂上感受到生動有趣的學習方式、利用電腦自主學習,還能夠通過互聯網直接聽省或縣里的名師為他們上課。通過教育信息化,也為學校教師定制了個人學習空間,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普遍提高。
列夕學校校長王杰介紹,“互聯網+教育”為大山中的留守兒童開辟了新的人生道路。教育信息化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避免了學生因失去學習興趣而導致的輟學問題,這些年來做到了控輟保學零失學率。學校教師也多次取得“縣教學能手”“縣優秀班主任”等稱號,對學校和教師們來說就像是打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更加堅定了要走教育信息化這條路的信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