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11 月 7 日,宿州市花純征先生給大皖新聞記者發來一份特殊的尋人啟事。王德營和花純征的父親花懷真曾在一起浴血奮戰。1948 年 3月16日益林戰役中,時任營長的花懷真負傷,9連連長王德營光榮犧牲。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花純征想通過大皖新聞尋找到王德營的后人。
尋人啟事背后是珍貴的戰斗友誼
63 歲的花純征先生聯系大皖新聞記者,想請大皖新聞幫忙尋人。隨后,花純征給大皖新聞記者發來一份尋人啟事,大致內容是:尋找王德營后人。王德營(英),安徽蕭縣籍,1922年出生,后參加革命,1948年3月16日于江蘇阜寧益林戰役中壯烈犧牲。這份尋人啟事只有一些簡單的信息,而且有的信息還不確定。但這背后,是一段感人的戰斗友誼。
花純征的父親花懷真,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一位戰功赫赫的老革命。花純征告訴記者,戎馬半生的父親,經常給他們兄妹講述以前的革命生涯和戰斗故事。其中,有一場戰役父親每次講到都會觸動感情,那就是益林戰役。因為,在這場戰役中,花懷真負了重傷,還失去了王德營這位戰友。
據史料記載,益林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對國民黨軍據守的江蘇省阜寧縣益林鎮進行的攻堅戰。當時,在二縱五師14團三營任營長的花懷真帶領部隊擔任突擊任務。1948年3月16日,花懷真身先士卒率部向敵人沖去,可是被一梭子子彈擊中,身負重傷倒地。大家看到營長負傷了,“為營長報仇!”戰士們一個個像被激怒的老虎一樣向敵營沖去……
很快,被抬下陣地的花懷真得到一個讓人悲痛不已的消息,9連連長王德營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颜婷棵炕貞洿耸?,都惋惜不已,直言王德營是個干練帥氣的小伙子,大家都非常喜歡他,一般都不叫他名字,而是叫他“彪子”(皖北、蘇北一帶方言,是對帥氣、干練、健壯的年輕男子的美稱)。
在后來的很多年中,花懷真總會不時提起王德營。上世紀 70 年代初期,花懷真還帶著花純征一起到王德營的老家蕭縣去找過其后人。當地還組織了一些對歷史比較了解的老人,開了一個座談會。但由于年代久遠,當時沒有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他想在有生之年實現父親的遺愿
此后多年,花懷真總是提起這位犧牲時才 26 歲的戰友,王德營。一直到2005年,花懷真帶著深深的遺憾去世。后來,花純征接過了尋找王德營的接力棒。花純征曾經通過種種渠道查找,但遺憾的是,均沒有找到有效的信息。
巧合的是,花純征從一本軍史上查到了相關信息,籍貫和基本經歷都能合得上,但是名字卻被登記成了“王德管”?;冋鞣治?,當時是戰爭年代,部隊四處征戰,資料登記工作可能比較匆忙。從字形上看,這個“管”字可能是“營”或者“英”之誤。此外,在父親口中,這個人還曾被叫作“王ju營”,他曾經問過父親,名字中間是哪個字,但是由于時間太過久遠,父親對此也不記得了。
幾年前,帶著關鍵信息,花純征曾到蕭縣尋找。通過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查找,也沒有找到相關信息。花純征曾考慮,是不是可以通過戶籍信息模糊查找找到王德營后人的線索。可是,王姓是個大姓,這樣的查找無異于大海撈針。為此,花純征聯系大皖新聞,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尋找王德營后人的下落。
“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尋找到烈士家人的下落,把這個名字還原成某個家族的共同懷念,對烈士在天之靈也算是一個告慰。”花純征表示。
花純征告訴記者,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能確定的是,這位“王德營”烈士姓王,安徽蕭縣人,1922年出生,1948 年 3 月 16 日犧牲。如您有相關信息線索,請撥打新安晚報熱線電話0551-62639900聯系大皖新聞。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