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亳州市公安局結合轄區發生的真實案例,以案警示,提醒學生及其家長謹防網絡詐騙。
1、“免費游戲皮膚”騙局
6月18日,譙城區張同學在玩“某某精英”時,收到陌生玩家私信:“免費送你限定皮膚,加我好友教你領”。張同學添加對方后,被要求開啟視頻聊天“驗證賬號”,對方還出示“游戲客服工作證”,稱領取皮膚需下載某APP并開啟屏幕共享。 張同學照做后,手機突然黑屏。半小時后母親用手機付款時,發現支付寶余額不足,查看賬單才發現40000元已被分6筆轉走。此時張同學才坦白經過,而對方早已將他拉黑。
詐騙手法
騙子在游戲界面、短視頻平臺推送“限時免費領皮膚/裝備”廣告,誘導學生添加QQ/微信。隨后以”驗證賬號“等理由,開啟”屏幕共享“進行黑屏盜刷。
防騙攻略
“天上不會掉餡餅”,切勿輕信“免費”誘惑,不要隨意添加陌生人為好友,不要隨意進群。
2、游戲賬號/裝備交易陷阱
7月2日,譙城區周同學刷短視頻時看到“高價收游戲賬號”廣告,私信后得知自己的賬號能賣258元。對方以“正規平臺交易”為由,讓他加入釘釘會議,“客服”謊稱“需驗證資金能力”,指導他打開家長的支付寶、微信截圖余額,隨后又以“賬號激活”為由索要銀行卡驗證碼。 周同學照做后,對方稱“交易成功,24小時到賬”。但當晚家長收到銀行短信,卡內20700元已被轉走。
詐騙手法
詐騙分子以“高價收購游戲賬號”為誘餌,誘導受害者加入釘釘會議,隨后以“驗證資金能力”和“賬號激活”為由,騙取驗證碼盜刷銀行卡金額。
防騙攻略
交易只認官方平臺,“先交錢,再交易”的一律是詐騙!
3、冒充公檢法恐嚇
6月22日,譙城區王同學在“蛋仔派對”游戲大廳看到“官方客服”稱“添加QQ好友可免費領皮膚”,遂按要求填寫信息。隨后,自稱“網警”的騙子聯系他,謊稱其“隱瞞未成年人身份導致游戲公司賬戶被封”,威脅“不賠償就抓家人坐牢”。 王同學出于恐懼心理,根據對方要求被迫下載共享屏幕軟件,并將銀行卡余額轉入對方賬戶,最終損失67000元。
詐騙手法
冒充警察、檢察官,以“未成年人身份導致游戲公司賬戶被封”“賬號涉案”等為由,恐嚇學生轉賬。
防騙攻略
公檢法機關絕不會電話辦案! 掛斷后立即撥打110核實,絕不透露家長手機支付密碼,轉賬前必須告知父母。
4、冒充同學/好友借錢
7月6日,譙城區康同學收到“同學”微信消息,稱“姐姐被車撞需手術,急繳5500元住院費”。康同學撥打對方電話無人接聽,在催促下轉賬5500元。當晚同學回電,才發現對方是騙子,最終損失5500元。
詐騙手法:盜取QQ/微信號,冒充同學、好友,以“緊急手術”“代繳培訓費”等理由借錢或轉賬。
防騙攻略
務必電話或視頻核實身份! 凡涉及轉賬,必須真人確認。
警 方 提 示
1. 不貪便宜:所有“免費皮膚”都是詐騙;
2.遇“調查”找家長:警察/客服威脅?立刻告知父母;
3.拒絕屏幕共享:保管好自己及家人的個人信息、手機密碼、驗證碼、銀行卡信息等;
4.管好家長手機:不下載陌生APP、不透露支付密碼;
5. 借錢必電話核實:同學/親友借錢?先打電話核實身份。
家長必做3件事
1.綁定賬戶限額:設置青少年模式,限制單筆轉賬金額;
2.科普真實案例:用本文騙局給孩子敲警鐘;
3.檢查手機權限:關閉非必要APP的“屏幕共享”功能。
騙子的話術,精準拿捏了學生的貪念、恐懼與好奇心,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目的都是轉賬。
一次提醒,可能避免數萬元損失,讓我們一起筑牢,反詐防騙安全防線。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