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2日,記者從淮南市政府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該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積極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智能化發展,創新建立行政執法信息化監管系統,今年來市公管局幫助4家企業重塑了企業信用,幫助企業重新回到正常經營道路上。
淮南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廖延偉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該局積極探索依托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充分利用已有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創新建立行政執法信息化監管系統,做到執法信息網上留痕、執法進度直觀可見、執法活動即時監督、執法過程可回溯管理,有力提升行政執法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規范化水平。該系統還通過推行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主動告知提醒,讓失信主體第一時間了解信用修復政策并及時糾正其違法失信行為,實現企業信用修復過程“及時辦、一次辦、零跑辦”,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的時間成本和失信后的損失,激發企業誠實守信意愿。今年已幫助4家企業重塑了企業信用,幫助企業重新回到正常經營道路上,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廖延偉介紹,信用修復主要政策為《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復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58號),該文件自5月1日起施行。行政處罰信息在“信用中國”網站最短公示期為三個月,最長公示期為三年。最短公示期屆滿后,方可按規定申請提前終止公示,最長公示期屆滿后,相關信息自動停止公示。“信用中國”網站行政處罰信息的“信用修復”,是指行政處罰信息在“信用中國”網站最短公示期屆滿后,申請提前終止公示。“信用修復”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①完全履行行政處罰決定規定的義務,糾正違法行為;②達到最短公示期限;③公開作出信用承諾。
修復流程為:
①準備修復材料,一是信用修復業務辦理授權委托書或者法人身份證明書,二是信用修復申請表或其他由行政處罰機關出具的說明行政處罰決定書明確的責任義務已履行完畢的材料;三是信用承諾書。(所有材料模板均可通過信用網站下載)
②通過信用網站提交修復申請;
③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材料齊全且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在三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信用主體予以補正,補正后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自受理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審核確定可以提前終止公示的,信用網站自動撤下公示。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 方偉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