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2日,在淮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淮南市教體局副局長王國明介紹,為做好2025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根據淮南實際,制定了相關政策,其中,將嚴查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行為。
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
“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不得通過文化課考試、測試等方式選拔學生,不得收取學生個人簡歷或視頻音頻等個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學科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錄取依據。”王國明介紹,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根據縣區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班額規定、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確保公平和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科學合理制定本地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區劃分方案,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
王國明介紹,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要按照劃定的學區招收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鄉鎮寄宿制義務教育學校由縣區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可在縣域內確定招生范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應在審批地范圍內招生,由審批機關統籌考慮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合理下達招生計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一律通過審批地教育主管部門統一或認定的系統實施電腦搖號,邀請紀檢監察機關現場監督或公證部門現場公證,學校不得自行選擇性錄取。
適齡兒童有就學權利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市還要求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履行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法定職責,發揮聯控聯保工作機制作用,切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認真排查并依法依規嚴肅查處社會培訓機構等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行為。同時明確,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王國明在發布會上還介紹了該市認真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關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等規定要求,全面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為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農民工隨遷子女提供義務教育公辦學位。隨遷子女回戶籍所在地義務教育學校就讀的,屬地教育主管部門應依法予以統籌安排。落實隨遷子女考試招生政策,在該市參加普通高中招生考試錄取的隨遷子女,與本市學生執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本市戶籍回鄉參加普通高中招考報名、考試的考生,享受與戶籍所在地就讀考生同等政策待遇;本市戶籍回鄉參加普通高中招考錄取的,必須參加淮南市統一組織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報名、考試、志愿填報環節,否則不得錄取。
合理分配優質高中到校指標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市普通高中實行屬地招生,市區的普通高中在市區內招生,壽縣、鳳臺縣的普通高中在本縣域內招生。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納入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招生范圍與所在地公辦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實現同步招生;生源不足的,市教體局可以統籌調劑安排招生。
王國明介紹,該市將淮南一中、淮南二中、北師大淮南實驗學校、淮南三中、淮南四中、淮南五中招生計劃(不含單設志愿招生)的80%分配到市轄區各初中學校(社會報名點),按志愿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不單獨設置指標到校生最低錄取分數線。到校指標原則上根據各初中實際在籍且就讀滿三年并報名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畢業年級學生數,按比例切塊分配,嚴禁將指標分配與初中升學率掛鉤;嚴格落實屬地招生要求,不得跨區域分配指標。壽縣和鳳臺縣參照市轄區分配比例及條件實施。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 方偉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