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這是送給我自己的一份‘特殊’生日禮物。”6月23日,在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外派到池州工作的27歲小伙何一鳴以特殊的方式度過了自己27歲生日:歷經(jīng)4個小時的采集,當天他成功捐獻了306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一名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種子”。
1998年出生的何一鳴是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今年初,他被公司調(diào)任到安徽貴池烏沙船舶工業(yè)基地加工區(qū)搬遷EPC項目。2023年4月,正在西安工作的何一鳴偶然從新聞中得知西安當?shù)匮獛旄婕钡南ⅲ矩氀乃敛华q豫地站了出來。也正是那唯一一次獻血過程中,他留下了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
5月16日,正在上班的何一鳴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回復(fù)了“我愿意”。
由于貧血的體質(zhì),對于這次捐獻,家人有些不理解,何一鳴直言自己一開始也有些忐忑,但好在后續(xù)高分辨率血樣采集和兩次體檢都通過了,“這說明無論是配型還是體格我都是‘合格’的,我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為他人的生命送去一束‘光’。”最終,何一鳴用自己的方式說服了家人,開始為捐獻做各項準備。
得知何一鳴的善舉,他的同事們都直言“不意外”:“共事這小半年的時間,大事小事他都搶著干,別人遇到困難他都樂意幫,他和同事們的關(guān)系處得都很好。”安徽烏沙船舶工業(yè)基地加工區(qū)搬遷EPC項目負責人陳磊告訴記者。
自6月19日開始,何一鳴連續(xù)注射4天動員劑,將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集中釋放到外周血中以便采集,也正是因為這個“小插曲”,正式捐獻的日期定在了他27歲生日這天。“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堅持下去總會把你的希望變成現(xiàn)實。”躺在病床上,看著鮮紅的血液經(jīng)由血液細胞分離機緩緩匯聚,何一鳴想把這句話送給和自己雖素不相識、但即將血脈相連的陌生患者。
采集完成后,帶著體溫的“生命火種”立即由專人送往患者所在的醫(yī)院。至此,何一鳴成為安徽省第770例、池州市第16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通訊員 孫夢晨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