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沈忠明烈士是盧溝橋事變中犧牲的第一位中共黨員,在淮北烈山區宋疃鎮黃鶯村建有烈士墓。6月19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沈忠明烈士的孫子沈振華先生,追溯烈士當年血沃盧溝的英勇事跡以及家族傳承精神的故事。
沈忠明烈士畫像
1937年7月8日黎明,日軍重兵包圍盧溝橋回龍廟,企圖搶占戰略要地。時任29軍37師110旅219團3營10連1排排長的沈忠明,作為中共地下黨員,率領僅60余人的兵力,以6挺輕機槍、70條步槍、大刀,與配備4門山炮的400余名日軍展開殊死搏斗?!?strong>他打紅了眼,從受傷戰士手中奪過機槍掃射,肩中子彈后仍揮大刀肉搏,最后被日軍連砍兩刀犧牲。”沈忠明烈士二兒子沈樹敏曾回憶道。這場戰斗中,全排除兩人回城報信外全部殉國,沈忠明以32歲的生命踐行了“以死報國”的誓言。
沈忠明1905年出生于安徽淮北烈山區宋疃鎮黃營村,1933年投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1936年經同鄉周樹一介紹秘密入黨。沈樹敏老先生曾透露,沈忠明因目睹叔兄弟被惡霸殺害卻求告無門,痛感“筆桿子不足以拯救國家”,遂毅然從軍。
抗戰勝利后,沈忠明的入黨介紹人周樹一到山西省任太原市園林局副局長一職,在職期間他親筆寫了篇《共產黨員沈忠明打響抗日第一槍》,自此揭開了沈忠明的英烈事跡。
周樹一親筆寫的文章
文中寫道“沈忠明英勇殺敵,身負重傷后,日寇又用戰刀劈了兩刀,壯烈犧牲。戰斗一直打到天亮,日寇又假借談判要求雙方?;?。盧溝橋保衛戰人人均知是吉星文團長打響的,殊不知是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打響了第一槍,也是履行國共共同行動綱領自發斗爭的具體表現。從此拉開我國全國抗戰的開端?!?/p>
新中國成立后,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認沈忠明為革命烈士,并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2024年,淮北市烈士陵園為沈忠明等當地烈士集中立碑。
沈忠明革命烈士證明書
沈振華告訴記者,他從小聽著爺爺的故事長大,如今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這一定是爺爺想看到的。目前,他的子女均投身科技領域:女兒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任職于一家科技公司;兒子在南京大學攻讀人工智能,現今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耙鸭t色江山代代相傳,新時代我們后繼有人。”這句承諾,既是沈家對先烈的告慰,更是跨越80余年的精神接力。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尚雅婷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