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段跨越地域、突破語言障礙的誠信故事,在蚌埠與山東寧陽之間溫情上演。今年2月,山東寧陽的聾啞男子崔先生在蚌辦理身份證時,因言語障礙交流困難,值班戶籍女輔警洪雨以一張A4紙“以筆代口”,助其順利辦證,還為他墊付40元費用。時隔兩個多月,崔先生跨越400余公里,專程回到蚌埠,只為兌現(xiàn)還錢承諾。
2025年2月15日,崔先生途經(jīng)蚌埠站時,不慎丟失身份證。因無法通過語言正常交流,陷入困境的他來到蚌埠市公安局龍子湖分局解放派出所求助。面對溝通難題,戶籍輔警洪雨沒有絲毫急躁,而是迅速拿出一張A4紙,通過文字耐心與崔先生溝通。
在了解到崔先生需要辦理身份證后,洪雨協(xié)助他完成拍照等一系列辦理流程。到了支付費用環(huán)節(jié),崔先生通過書寫告知洪雨,自己的手機也已丟失,無法付款。洪雨沒有猶豫,當(dāng)即替他墊付了40元辦證費用。
深受感動的崔先生,在A4紙上寫下山東老家地址,以便接收身份證,同時鄭重寫下“會回來還錢”的承諾。洪雨見狀,擺擺手笑著表示不用歸還,在她看來,這不過是舉手之勞。本以為這段插曲就此結(jié)束,誰料三個月后的5月8日,這份無聲的約定迎來了暖心回應(yīng)。
5月8日的現(xiàn)場。
當(dāng)天,解放派出所戶籍室內(nèi),一個身影正與工作人員努力比劃著。當(dāng)崔先生看到洪雨的那一刻,臉上立刻露出輕松的笑容,一眼便認(rèn)出了這位曾幫助自己的人,并堅持要歸還40元辦證費用。洪雨深受觸動,在A4紙上寫下“我給你付過了,你不要給了”,婉拒了崔先生的還款。
5月8日用于交流的紙張。
“真的特別感動,錢不多,但他能從山東寧陽再次來到蚌埠,只為踐行還錢的承諾,這份誠信太珍貴了!”洪雨在6月18日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很感慨。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許巧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