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淮北高新區,兩個相距幾公里的高新技術企業,正演繹著這座城市產業轉型的“雙重奏”:
安徽國軒象鋁的自動化產線上,新能源電池箱體以每分鐘1套的速度下線,即將裝配到奇瑞、吉利等新能源汽車上;
安徽陶鋁新材料研究院的展廳里,講解員正向來賓講解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陶鋁合金,這種新材料已應用于國產大飛機C919、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上,為我國航天及民用航空事業發展、材料輕量化立下奇功。
講解員正向參觀者講述陶鋁新材料在航天、航空領域的應用案例。
一邊是“新勢力”新能源,一邊是“新質生產力”新材料,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場景,共同勾勒出淮北從“煤城”向“高新技術城市”轉型的生動圖景。
突圍:資源枯竭倒逼的“鳳凰涅槃”
2010年前后,淮北遭遇“雙重寒冬”:煤炭可采儲量僅剩不足30%,采煤礦井相繼關閉;全市GDP增速一度跌至1.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爱敃r塌陷區面積達42萬畝,相當于主城區面積的1.5倍?!被幢笔凶匀毁Y源局檔案顯示。
淮北礦區曾經被確立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
2017年,淮北被列入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幢笔形姓岢觥熬G金淮北”戰略,構建“五群十鏈”產業體系:
傳統產業做“減法”,關停落后產能,煤電產業在全市各產業比例大比例下降;新興產業做“乘法”:重點培育陶鋁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等產業鏈。
“轉型不是不要煤,而是要用好煤、超越煤?!被幢笔邢嚓P負責人稱。
“三顧茅廬”請來陶鋁新材料
上海交大王浩偉教授團隊研發的納米陶瓷鋁合金,曾面臨“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困境?;幢笔幸浴叭櫭]”的誠意,投資5.2億元共建產業化平臺。
大量嚴格試驗數據表明,陶鋁新材料具有優越的性能和良好的成形加工特性,被譽為“第四代航空材料”,在C919上批量裝機?!翱蜋C艙門和地板支撐梁實現大幅減重,通過對納米陶瓷鋁合金進行成分優化設計、熔鑄、軋制技術攻關研發的飛機蒙皮,有效改善了第二代鋁鋰合金的各向異性問題,使材料的屈服強度提高了40%,實現了對國外產品的替代。”陶鋁新材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如今,這種“淮北造”材料不僅廣泛應用于國產大飛機C919上,更在天宮一號、火箭、深潛器等“大國重器”上得到應用,帶動淮北航空材料產業集群年產值突破80億元。
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陶鋁新材料微型輪軸
“精準滴灌”培育新能源產業
安徽國軒象鋁的落戶更是“水到渠成”。早在國軒象鋁落地前,淮北市根據企業需求,在資源對接上對其傾斜,精準匹配場地、設備、技術、人才等要素,讓企業迅速獲取發展所需,實現高效運營;服務保障層面,高新區積極轉變服務理念,主動深入企業,簡化辦事流程,快速響應并解決企業運營中遇到的難題,為企業營造穩定、安心的發展環境。
這種“精準滴灌”式招商見效顯著:2024年,國軒象鋁通過整箱清洗線建設、自動線改制,進一步提升了產線自動化程度,產能與產品一致性得以提高。全年設計開發箱體產品120余件,營收實現快速增長,最終完成營收17.5億元,同比增長17%。
淮北市的部分高新技術板塊布局(展覽臺)
記者手記:煤城轉型的“新質生產力”答卷
淮北市的成功轉型實踐為國內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精準定位:避開與發達地區正面競爭,聚焦陶鋁材料、新能源細分領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政產學研:構建“高校研發-政府搭臺-企業轉化”的協同創新體系,促進新技術、新科技轉化為新產品、新產業。
長板效應:以陶鋁材料為支點,撬動航空、汽車、儲能等多元產業,形成相關產業鏈。
當“淮北制造”的新科技助力C919大飛機翱翔于藍天,當國軒電池驅動新能源汽車飛馳在大地,淮北的轉型故事揭示了一個深刻道理:資源也許會枯竭,但創新源源不斷。正如淮北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我們不再問‘地下有什么’,而是思考‘天上能做什么’?!?/p>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