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很多人好奇小龍蝦蝦頭里面的“黃”是什么,能吃嗎?“小葉醫探”采訪了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與營養所的專家,對此進行解答。
不建議食用蝦頭與蝦黃
“其實,小龍蝦蝦頭里的蝦黃既不是蝦籽也不是蝦屎,而是小龍蝦的肝臟、胰腺,這些器官可以產生大量的金屬硫蛋白來束縛重金屬元素。”安徽省疾控中心食品與營養所科員石維珊介紹,一般來說,水體中的重金屬會通過蝦鰓等進入小龍蝦體內,并富集在不同組織中,肝臟和外殼往往富集最多。
小龍蝦的蝦頭與其中的“黃”容易富集重金屬,也是微生物、寄生蟲的藏身之地,因此不建議食用。但石維珊也表示,曾經吃過的朋友也不用太緊張,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人一年吃小龍蝦的頻次和總量對機體產生危害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仍建議大家,吃小龍蝦最好只吃蝦肉,不要吃蝦黃和蝦頭。
警惕吃小龍蝦后引發這些問題
小龍蝦好吃,但也不宜多吃,否則可能引發相關疾病。作為高嘌呤食物,對于高尿酸人群來說,搭配啤酒一起食用可能會誘發急性痛風。如果清洗不到位,或者烹飪時沒有煮熟,則容易誘發胃腸道疾病。
此外,個別人群在進食小龍蝦后可能會出現肌肉酸痛、乏力等癥狀。石維珊表示,這可能是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它是指由各種原因所致的橫紋肌的破壞和崩解,使得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細胞內成分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機體內環境紊亂,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橫紋肌溶解綜合癥多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后,但個別人群進食小龍蝦之后也會出現相應癥狀。”石維珊表示,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科學研究結果表明該病的發生與食用小龍蝦的數量和頻率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當進食小龍蝦之后如果出現肌肉酸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旭凡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