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1日上午,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安徽省文化館、安慶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安徽省“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宜秀專場首場演出,在巨石山景區震撼啟幕。以戲為媒、以景為介,宜秀區通過“戲曲+旅游”的創新模式,讓千年黃梅戲韻與秀美自然風光碰撞出獨特魅力,為五一假期注入深厚文化底蘊。
演出在經典黃梅戲《女駙馬》選段《繡樓》中拉開序幕,“春風送暖到襄陽,西窗獨坐倍凄涼”的婉轉唱腔,瞬間將觀眾帶入跌宕起伏的故事之中。隨后,《打豆腐》以詼諧幽默的表演展現市井生活的煙火氣,《打豬草》用輕快活潑的對唱傳遞田園浪漫,《夫妻觀燈》則以生動的舞臺呈現還原傳統民俗風情。演員們細膩的身段、清亮的嗓音,將黃梅戲“唱、念、做、打”的藝術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引得現場游客與當地居民頻頻喝彩。戲迷們早早搬來小板凳,沉浸于經典唱段的韻味;好奇的孩子們也被精彩表演吸引,踮腳駐足、目不轉睛,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幼小心靈中悄然萌芽。
此次活動旨在讓游客在欣賞奇峰云海的同時,沉浸式感受國家級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這種創新模式既為景區增添了文化內涵,提升了旅游產品的吸引力,也為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路徑,讓古老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在青山間聽黃梅戲,這種體驗太特別了!”來自江蘇的游客王女士興奮地表示,“既能飽覽自然風光,又能感受地方文化,這次旅行太有意義了!”
以黃梅戲為紐帶,宜秀區正著力構建“景中有戲、戲融于景”的文旅消費新場景。從巨石山的首場演出到后續樹蛙部落獅嶺民宿、烏龍溪景區的接力展演,宜秀區通過多點開花的文化供給,打造層次豐富、亮點紛呈的假日文旅消費矩陣,推動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經濟“硬支撐”。未來,宜秀區將繼續深耕“戲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讓黃梅戲這張文化名片更加閃亮,為安慶乃至安徽文旅高質量發展貢獻宜秀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胡莉 汪若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