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五一勞動節,蕪湖龍灣長江隧道內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隧道內燈火通明,施工機械轟鳴聲不斷,700多名建設者的身影在其中來回穿梭,中鐵十四局青年工程師劉輝便是其中一員。他們日夜奮戰,只為保障這條備受矚目的過江隧道如期通車。
2020年,90后的劉輝來到安徽蕪湖,自此便全身心投入到蕪湖龍灣長江隧道建設中。在過去的日子里,他參與并見證了隧道從無到有的每一個關鍵過程,將自己最美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這條"皖江第一隧"。站在已成型的隧道內,劉輝難掩心中感慨:"這條長江上最難盾構隧道,每一米的掘進都飽含艱辛,凝聚著全體建設者無數的心血。"
蕪湖龍灣長江隧道全長5965米,作為安徽省首條過江隧道,有著"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的美譽 。然而,該項目面臨的挑戰堪稱巨大,其穿越的地層極為復雜,盾構機長距離下穿軟硬交錯層、高粘土層、斷裂破碎帶和可燃氣體帶,施工難度和風險在全國同類工程中都位居前列。
項目建設之初,由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擔任組長的專家組,就將其評價為"目前長江上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盾構隧道" 。
面對重重困難,施工團隊迎難而上,持續開展科技攻關。通過優化掘進參數、改造刀盤、調整刀具布置、帶壓進倉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施工團隊實現了多個技術突破,首次在江底達成刀盤開口率增加、常壓下滾刀閘門更換以及巖脊處理,并總結形成泥漿固化高效處理技術等2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經過1227個日夜的不懈努力,最終實現雙線隧道勝利貫通。
目前,項目已進入通車沖刺的關鍵階段。劉輝和團隊成員絲毫不敢懈怠,堅守在隧道施工一線,全力推進隧道內部結構、附屬工程建設。在劉輝看來,堅守不僅是一種信念,更是對百姓的莊嚴承諾。"我們會全力以赴,為隧道建設站好最后一班崗,為蕪湖城市建設、市民便捷出行貢獻力量。"劉輝堅定地表示。
蕪湖龍灣長江隧道建成通車后,將極大改善蕪湖市的跨江交通狀況。屆時,駕車從江北新區到蕪湖市區的通行時間將從40分鐘大幅縮短至5分鐘,有效提升跨江交通效率,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