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9日上午9時55分,安徽省藍天救援隊許小紅、朱宏偉、鄭德東、王方水(含山隊)等4名隊員順利抵達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至此,他們為期4天的緬甸曼德勒地震國際救援行動圓滿結束。
安徽省藍天救援隊(含山隊)隊員王方水
在最高溫度達到40℃的震區廢墟中,許小紅等4名隊員連續奮戰,他們破拆鋼筋混凝土建筑,甚至徒手挖掘,協助搜尋幸存者和失聯者。
“救援最大的困難就是太遠了,在地震現場救援需要大量的裝備和工具,但我們沒辦法帶太多裝備過去,這讓我們感到非常艱難。這次最遺憾的是,沒能搜救出有生命體征的人。”4月9日上午,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參加此次跨國地震救援的王方水向大皖新聞記者講述了此次救援的不易。
安徽省藍天救援隊(含山隊)隊員朱宏偉(左)正在破拆救援
講述:連續救援工作,累了在現場躺下睡
3月31日,在含山藍天救援隊隊長許小紅的帶領下,隊員朱宏偉、鄭德東、王方水與蕪湖、馬鞍山、明光、壽縣、南陵等地的藍天救援隊攜手,共同踏上前往緬甸曼德勒地震災區的征程。
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出站口,許小紅介紹,3月31日,他們接到去緬甸災區救援的任務后,轉機廣州、曼谷,再抵達緬甸仰光,于北京時間4月2日08時17分到達緬甸曼德勒,隨后與其他救援隊伍一起直接到救援作業點。由于災區的情況比較嚴重,救援隊分組作業,連續工作約48小時,“困了累了在救援現場躺下休息一會,或者在車上瞇一會,然后輪班繼續救援。”4月6日北京時間13時接到撤離命令后,許小紅和隊友開始撤離曼德勒。
“救援就是爭分奪秒,當時是當地的華僑為我們提供了盒飯,還把水送到救援現場。”許小紅感慨地說。
安徽省藍天救援隊(含山隊)隊員
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隊友和家人來迎接安徽省藍天救援隊(含山隊)四名隊員回家
遺憾:沒能搜救出有生命體征者
54歲的王方水是含山藍天救援隊的一員,平日里在含山從事二手汽車銷售工作,因志同道合的愛好加入了藍天救援隊。“當時我還在跟客戶談生意,接到許小紅隊長電話,說要到緬甸地震災區救援,我心里非常激動,立刻趕赴匯合出發了。”王方水告訴大皖新聞記者。
從4月2日抵達緬甸曼德勒震區救援,到4月6日下午撤離,“一共持續4天,一直在救援現場,沒怎么休息。”王方水說。
安徽省藍天救援隊(含山隊)許小紅(左)與王方水(右)
在曼德勒地震現場,倒塌的都是鋼筋混凝土的樓房建筑。王方水回憶道,他們救援時用手刨、用剪鋼筋的剪子剪、用電動手持工具切。“有的整棟樓都倒了。”王方水心痛地說,他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失聯者的蹤跡,“救出一個生命真的非常困難,那種心情無以言表。現場氣溫四十多度,不僅要忍受高溫,還要忍受腐敗的味道,一般人很難在里面正常呼吸和工作的。”王方水表示,這次最遺憾的就是沒能搜救出有生命體征的人,但哪怕只是找到遺體,也是對當地遇難者家屬的一種安慰。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實習生 馬玲娜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