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春潮涌動,產線轟鳴。在合肥新站高新區,合肥國顯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建設現場一片繁忙景象。作為全球首條搭載無精密金屬掩模版技術的AMOLED產線,該項目不僅是顯示技術領域的里程碑式突破,更標志著合肥這座“中國顯示之都”在新型顯示產業鏈上的全面升級。
“超級工廠”今年9月主體封頂
3月31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合肥新站高新區,國顯8.6代線的建設現場塔吊林立。這座占地1040畝、相當于100個標準足球場的“超級工廠”已進入核心廠房封頂倒計時。
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色彩鮮艷、響應速度快、可柔性折疊等優勢,廣泛應用于高端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車載顯示等領域。
據項目基建規劃負責人裴緒章介紹,該項目投資550億元,是安徽省近三年投資最大的項目。該產線基于維信諾自研的ViP技術,即無FMM技術,通過光刻工藝替代傳統FMM(精細金屬掩模版),解決了OLED向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發展的瓶頸問題。
合肥國顯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
去年9月,維信諾與合肥市合作全球首條采用ViP技術的8.6代線開工建設。目前,由上海寶冶承建的國顯第8.6代AMOLED生產線土建工程正全速推進,各關鍵節點高效銜接。
“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基礎施工,正在進行主體結構建設,預計今年9月完成主廠房封頂。”項目負責人裴緒章介紹,該產線2027年投產后,將實現每月3.2萬片大板的產能,大幅提升國產高端AMOLED面板的自主供應能力。
從單一屏體到全場景覆蓋
作為中國內地首家OLED供應商,維信諾與合肥的合作從2018年便開始了。當年,維信諾帶著當時最先進的6代柔性AMOLED屏體生產線落地合肥,補強了合肥OLED產業鏈。這條總投資440億元的產線于2021年投產。
與屏體線配套的6代全柔模組生產線,總投資110億元,2022年開工,2024年上半年投產。2024年5月,維信諾再次與合肥簽下550億元合作備忘錄,同年9月開建全球首條采用ViP技術的8.6代屏體生產線。
可彎曲的柔性屏。
世界屏,合肥造。聽起來高大上的柔性屏,在我們身邊已經廣泛應用。在維信諾V3工廠展廳,大皖新聞記者看到了不同應用場景。可卷可折的手機屏幕顯示絲毫不受影響,可上下滑移的中控屏已在國產汽車品牌量產上市……
維信諾首席品牌官楊淑娟介紹,如今,維信諾已實現從單一OLED屏體制造到全場景顯示生態的跨越,顯示解決方案覆蓋智能終端、車載交互等多個領域。在全球智能手機AMOLED面板供應上,維信諾占有率穩居前三;2024年智能穿戴AMOLED面板市占率登頂全球第一,已為眾多頭部品牌供貨超億片屏幕。下一步,維信諾將繼續依托技術創新,實現產品領域的全覆蓋。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不斷升級
維信諾的跨越式發展,恰是合肥新型顯示產業進階的縮影。這座曾誕生國內首條6代TFT-LCD 生產線的城市,如今已形成了綜合排名全國第一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據介紹,目前,合肥已經建成三條TFT-LCD量產線、一條打印OLED試驗線、一條硅基OLED小尺寸線、一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在建一條8.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構建了涵蓋上游裝備、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組以及下游智能終端的完整產業鏈。
車載中控終端已實現量產。
2024年,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產值1235.35億元、營收1307.2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1.5%、21.5%。擁有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液晶等行業龍頭企業,擁有企業190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
“我們看中的除了創新的研發能力,還有配套基礎,不管從投資到產業政策還是政府的服務能力,都是我們選擇合肥的理由。”維信諾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吸引更多企業落地合肥,合肥市建立了新型顯示產業鏈專班,為項目快速落地提供了重要保證;不斷完善“國資領投-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的產投協同推進模式,成功運作一批在行業有較大影響力的重大項目,以投帶產,打造產業投融資“合肥模式”;總規模近300億元的芯屏產業投資基金,全部投向合肥市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上下游產業鏈;會同維信諾及省內外配套企業、科研院校等,圍繞偏光片、OCA光學膜、真空蒸鍍設備等18項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聯合攻關,破解設備零部件和關鍵材料卡點,突破“卡脖子”問題……
合肥,這座“創新之城”,正在新型顯示產業的全球競逐中,書寫中國制造的新范式。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