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流行,以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為代表的泛血管疾病迅猛增長。3月27日,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安徽診療分中心在安醫大二附院揭牌成立,該院專家將在每周二上午到安醫大二附院坐診。
頸動脈斑塊是沉默的“殺手”
頸動脈斑塊會“掉下來”嗎?發現斑塊應該如何處理?……近年來,頸動脈斑塊這個診斷術語成為體檢“網紅”,大家對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動脈硬化嚴格意義上是一項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容易受到病變影響,頸動脈、下肢、內臟動脈等都可能出現硬化。”全國知名血管外科專家、安醫大二附院血管外科特聘主任陸信武提醒,頸動脈斑塊是人體內的“沉默殺手”,它可能不影響血流,沒有任何癥狀,但是如果破裂或者形成血栓,可能會引發中風,嚴重會導致殘疾或死亡。
陸信武表示,頸動脈斑塊導致的狹窄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表現,如果狹窄度沒有到70%,一般可以通過藥物減緩病情進一步發展,但如果斑塊增生到70%以上,就會影響到血流,甚至出現短暫性腦出血,需要手術進行干預。
“蚯蚓腿”不建議“放血”治療
除頸動脈斑塊外,下肢靜脈曲張也是血管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下肢靜脈曲張是因為靜脈內血液瘀滯及靜脈內壓力的升高導致靜脈壁擴張,會有像蚯蚓一樣的青筋突起,還會出現小腿皮膚萎縮,脫屑、色素沉著等,也就是常說的“蚯蚓腿”。
有人認為放血治療是靜脈曲張的一項治療方式,對此陸信武表示,放血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任何治療價值。“靜脈曲張引起的癥狀與不適往往是靜脈壓力增高,通過放血可能會讓壓力降低,表面上對癥狀有所緩解,但只是暫時的,達不到治療作用”,陸信武指出,放血治療對人體來說是有害的,在臨床上不推薦,甚至應該禁止。
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運動或者軟化血管的食物、藥物能夠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陸信武建議,可以多吃芹菜、木耳等食物,同時應避免抽煙、酗酒等行為,減少淀粉類食物的攝入也有助于調節血管健康。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旭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