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6日下午,安徽人文講壇講席嘉賓韓再芬以“協同創作的重要性”為主旨,通過六部代表作分析了協同的重要性。
韓再芬用再芬黃梅的六部代表作品一一分析。韓再芬表示,《徽州女人》剛開始去參加評獎的時候,可以說是遭遇“滑鐵盧”。“很多專家認為我們的創新步子邁得太大了,但我們沒有退卻。”如今,26年過去,韓再芬透露,《徽州女人》依舊演到哪里火到哪里。“《徽州女人》之后,我們意識到,觀眾不僅要了解發生了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會發生。第一是觀賞性,第二是藝術性加思想性。從我的藝術實踐來說,觀賞性是第一位的。”
《徽州女人》和隨后的繼續堅持的《徽州往事》,讓韓再芬兩次拿到“梅花獎”。
《徽州女人》劇照。
選擇楊開慧這個偉大女性的《不朽的驕楊》,八個小時的切片方式,把楊開慧一生濃縮后再放大。這是韓再芬第一次做導演,自導自演的協同效果讓她非常滿足。說到這部戲,韓再芬忍不住現場唱了起來。
再芬黃梅詮釋魯迅先生的作品。《祝福》對于祥林嫂和觀眾分別給予關照,這部戲讓主演吳美蓮拿到“梅花獎”。去年,再芬黃梅又推出了《孔乙己》。韓再芬透露,她很想排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像徽州三部曲一樣,為黃梅戲在劇目建設上做出貢獻。”
《六尺巷·寬》,對當下社會有很強的關懷價值。韓再芬表示,協同的故事內核,協同的創作班子,協同的表演形式,協同的創作成就了《六尺巷·寬》的成功。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實習生 李夢婷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