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小微企業是全社會經濟活力的重要組成。在3月24日上午舉辦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金融監管、工商聯、市場監管等部門都介紹了如何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并透露了下一步的計劃和藍圖。
省商務廳:持續實施出口信保基本風險統保政策
2025年,省商務廳將持續推進“徽動全球”出海行動,強化貿易政策和金融政策協同,加強金融賦能,全力以赴推動外貿穩定增長。 2025年,省商務廳將對上年度出口額500萬美元以下的外貿企業,繼續實施統保政策,進一步擴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推動保險機構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精準服務,助力企業防風險、拓市場、穩發展。
同時,發揮安徽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加大針對小微外貿企業的金融產品創新開發,優化融資服務。據介紹,2024年,通過“信保貸”業務共為全省外貿企業提供融資增信金額超80億元。2025年,將引導銀行與信保公司深入合作,開展保單融資增信業務,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
針對小微外貿企業資金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省商務廳將通過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和擔保費補貼的模式,推動擔保機構與銀行開展融資擔保業務,采用純信用批量擔保的方式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融資擔保。預計到2025年底,累計提供融資擔保金額將超30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打通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堵點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一直重視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努力打通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堵點和卡點,為困難企業紓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截至2025年2月末,全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75萬億元,占全部貸款比重42%,居全國前列;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萬億元,同比增長16.2%,連續39個月超過各項貸款增速5個百分點以上;民營企業貸款余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12%,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占新發放企業類貸款比重達60%。
針對“倒貸”問題,安徽推行無還本續貸政策,全省中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余額達3090億元,同比增長29%。針對“短貸長用”問題,安徽推廣中期流動資金貸款,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同比增長20%,占全部流動資金貸款比重達41%。針對“融資難”問題,安徽推動信用貸款和首貸戶的拓展,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同比增長30%,占比升至20.5%,前兩個月新增首貸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9萬戶。針對“融資貴”問題,安徽開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專項行動,全省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降至3.77%,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下一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將保持對民營小微企業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加大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為安徽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省工商聯:讓更多民營企業獲得有效融資支持
去年10月以來,為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省工商聯構建與工、農、中、交、建行以及徽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政銀企溝通渠道,收集企業融資需求。同時,開展創新型成長型民營企業賦能行動項目征集活動,組織項目路演,招引風險投資。另外,會同徽商銀行推出“工商聯e貸”專屬產品,提升融資效率,推廣應收賬款質押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擴大金融服務應用場景,暢通銀企對接渠道。
下一步,省工商聯將聚焦民營企業融資中的難點、堵點,暢通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與服務,讓更多民營企業獲得有效融資支持。
省市場監管局:“皖質貸”累計提供融資授信82.4億元
安徽省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建立以來,省市場監管局指導在皖各銀行機構推出“皖質貸”產品,以企業在質量領域所具有的能力、資信為依據,以信用貸款為主要融資方式,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給予梯次貸款授信額度,并為企業提供“一戶一策”專業化授信服務。目前,“皖質貸”產品已覆蓋全省1.5萬家企業,累計為391家企業提供融資授信82.4億元,實現變質量信譽為真金白銀。
省市場監管局還加大知識產權質押普惠貸款供給,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中長期資金支持。2024年,全省普惠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358.3億元,惠及4052家中小微企業。同時,出臺省級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專利權、商標權質押貸款利息、評估費、擔保費等按照一定比例給予不超過10萬元資金補助。2024年,全省兌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補助3700余萬元,惠及600余家小微企業。
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托融資信用平臺設立“皖質貸”業務專區,建立質量要素信息線上采集和共享機制,引導在皖各類銀行機構入駐,推動質量融資增信業務惠及更多小微企業。同時,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持續加強政銀企協作,鼓勵金融機構在產業園區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集合授信,有效擴大普惠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和惠企覆蓋面,以知識產權金融助推企業“知產”變“資產”。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