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道路施工養護中,“邊施工、邊琢磨、邊發明”,記者3月4日從蚌埠市“朱子橋勞模創新工作室”獲悉,以工作室成員石新宇為專利權人申請的“一種護欄施工用輔助定位工裝”,成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專利和圖紙
石新宇展示專利證書(左為朱子橋)
3月4日下午,在蚌埠交投集團路橋公司朱子橋勞模創新工作室內,身著橘紅色工裝的石新宇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隨著國省道的建設推進,道路護欄施工安裝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作為公路施工及養護人員,他和工作室的另外4人發現,傳統護欄吊裝施工多數采用機械吊裝配合人工使用螺栓安裝的施工方式,過程中兩個護欄橫桿容易晃動,對接安裝過程緩慢,嚴重制約了項目的推進。
2024年初,他們團隊結合工作實踐,經過努力和反復試驗,最終成功研發出一種護欄施工用輔助定位工裝。與傳統的工藝不同,該工裝通過吊裝施工將護欄橫桿吊裝夾持座上,即可通過底板移動護欄橫桿進行安裝,減少了工程機械的作業時間,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可調高度的支撐橫桿,也可適配不同高度的護欄橫桿安裝需求,具有實用性高、適配性強的特點。真正達到了“省力、安全、高效、便捷”的效果,下一步的成品有望在行業內使用推廣。
所獲專利
一個愛發明的集體
工作中交流
作為“朱子橋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領頭人,朱子橋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他們的五人團隊是由一個年輕人且工程技術骨干組成的,大家除了做好本職的道路養護工作外,還利用工作經驗開展本專業的技術攻關。自2021年“一種公路綠化養護修剪用便攜式除草機”首獲國家專利以來,加上這次的“一種護欄施工用輔助定位工裝”,小伙伴們前后已經獲得了4項國家專利,在交通系統內,工作中多琢磨,讓“土味發明放光芒”。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