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月27日晚,第3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晚會在上海文化廣場舉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一級演員袁媛、趙章偉分別憑借黃梅戲經典劇目《天仙配》榮膺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和白玉蘭戲劇獎配角獎。
袁媛表示,今年是自己接觸黃梅戲的第三十個年頭。從六歲學戲,十三歲進入藝校系統性地練腰腿功、吊嗓子,到如今能站在白玉蘭獎的舞臺,這一路仿佛一場漫長的“渡劫”。“戲曲演員,是無數寒冬清晨練功時結霜的睫毛,是綢緞水袖下磨破的指尖,是臺下十年功換來臺上一分鐘的如履薄冰。但這卻藏著難以言喻的甜——當臺下的觀眾隨著《滿工對唱》輕輕跟唱,當孩子瞪大眼睛追問——仙女后來回家了嗎,我深知,戲曲的魂就在這代代相傳的牽掛中生生不息!”
袁媛
獲獎后的袁媛表示:“感謝我的老師,我的團隊,我的伙伴,更加感謝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讓傳統戲曲在現代舞臺上綻放新枝,感謝師傅手把手傳承《天仙配》,更要感謝每一位觀眾——你們眼中閃爍的淚光與笑意,才是七仙女‘凡塵一遭’最美的意義。未來,我愿繼續做黃梅戲星河中的一粒微光,以敬畏之心守護傳統,以赤誠之心擁抱時代。”
從1998年學藝算起,已經從事黃梅戲舞臺表演工作27年的趙章偉圓了自己心中的一個夢。他表示,“白玉蘭”公開、公正、公平,為黃梅戲演員提供了一個圓夢的舞臺,激勵著自己繼續在舞臺上創造夢想,真正體現了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海納百川的城市文化精神。
趙章偉
趙章偉這次是以《天仙配》中“董永”的角色申報獎項。“《天仙配》這出戲是黃梅戲的經典傳統劇目,經過幾代黃梅戲藝術大師和前輩的演繹,如今呈現在舞臺上依然受到觀眾的熱愛和傳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每當熟悉的音樂聲響起,都會在劇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足以說明人們對這部戲的熟悉和喜愛。”趙章偉覺得,《天仙配》在黃梅戲的舞臺上也歷練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演員成長,所以自己也要感恩老一輩藝術家的創作智慧,把這樣的藝術瑰寶留給后來者,留給觀眾,“也要感謝我的搭檔袁媛,她的精彩演繹讓這出戲給評委留下了好印象。”
據悉,第33屆白玉蘭戲劇獎共受理參評劇目88臺,參評演員共計165位,劇目和演員數量均創白玉蘭戲劇獎歷史新高。參評劇目劇種豐富多樣,涉及京劇、昆劇、越劇、淮劇、豫劇、黃梅戲等 17 個戲曲劇種和話劇、音樂劇、歌劇、舞劇等7個戲劇藝術門類,既有整理傳承的傳統戲,也有新編的歷史劇與現代戲。第33屆白玉蘭戲劇獎頒獎晚會后,白玉蘭戲劇獎將組織獲獎演員赴浦東花木街道,舉辦“深入基層 扎根人民”第33屆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下基層展演。袁媛、趙章偉將參加演出,以文藝志愿服務的方式,為市民及文藝愛好者送去精彩表演。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