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落實三級診療體系規劃、完善轉診制度與信息共享機制、推廣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日前,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安徽省總支主委、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林敏面對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他將就如何更好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安徽省總支主委、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林敏。
建議長期護理保險擴大范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衛生服務事業取得了顯著進展,從城鎮到鄉村,居民看病就醫的便捷性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林敏在調研時仍發現了一些問題:大醫院人滿為患、部分中小醫院資源利用率不高;跨省就診患者數量仍未明顯減少……
為了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林敏提出建議。首先,要加強重點專科建設,“市級和區域性醫院應根據當地人口數量和疾病情況,對常見病專科進行強化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其次,林敏建議落實三級診療體系規劃,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最后,要完善轉診制度與信息共享機制,“解決老百姓自行就診導致的大醫院人滿為患以及向下轉診通道不通暢的問題,讓醫療信息更好共享。”
此外,針對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落實與推廣,林敏也提出了相關建議。“我國自2016年開始在北京、上海等地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經過8年多的嘗試,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林敏說,目前階段,試點主要集中在城市,但實際上農村地區的老齡化率和失能率均高于城市,廣大農村地區亟待納入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范圍。林敏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完善該制度,盡快完成頂層設計,擴大覆蓋范圍,讓農村老人也能享受到這一福利。
去年提案被全國政協列為重點提案
身為醫務人員,林敏始終聚焦于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多次圍繞醫療健康領域民生熱點話題建言獻策。
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林敏帶來了有關進一步優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提案。林敏建議,在逐步統一基本醫保目錄范圍和報銷政策的同時,可以遴選部分病組,在結合歷史數據測算和專家評估的基礎上,確定醫保支付定額。此外,建議國家出臺指導文件,對直接結算報銷比例明顯偏低的情況,允許參保地開展待遇補差。
去年,這份提案被全國政協列為重點提案,林敏獲發重點提案辦理完結證書。“建有用之言、獻有效之策、成有益之事。”林敏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我國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讓更多老百姓獲得優質、高效、便捷的診療服務,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記者手記:
去年,林敏提交的關于優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這一成果并未讓他停下腳步。今年,他將目光投向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城鄉差距”,呼吁頂層設計向農村傾斜,讓制度紅利覆蓋更多“沉默的角落”。從跨省結算到長護保險,林敏的提案始終緊扣“公平”與“效率”,用政策杠桿撬動民生難題。
從醫生到委員,林敏始終將“患者獲得感”作為履職標尺。正如他所言,“建有用之言,是為了成有益之事。”這份初心,讓他既能敏銳捕捉醫療體系的“薄弱環節”,又能以專業視角開出“對癥藥方”。醫者治病,委員獻策。林敏的雙重身份,恰是新時代政協委員履職的生動縮影——以專業為基,以民生為本,步履不停,以“醫者仁心”書寫履職答卷。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見習記者 張旭凡 攝影報道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