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岳西毛畈村原駐村干部王振華病重去世,212戶村民曾自發捐款60400元為其治病

大皖新聞訊  2月7日中午,晴,大別山腹地的風,呼呼地吹著,冷颼颼。

一鍬一鍬黃土,一聲一聲悲鳴,這山,這風,這悲鳴,他們悼念的是年僅49歲,病重去世的王振華。

振華書記走了。

他是安慶市委辦第六批選派干部,2014年至2018年期間任職岳西縣毛畈村第一書記。

因患白血病,術后感染,在ICU治療時花費巨額,毛畈村212戶村民曾自發捐款60400元,去救助他們心中的好干部。

只是,這份愛,亦未能救回病重的振華書記。

1月31日,振華書記從醫院回到家中,于當天傍晚離世。

王振華書記生前工作照片

好干部:振華書記走了,病重時212戶村民曾自發捐款

今年60歲的楊華清是毛畈村村民,1月31日下午,振華書記回家的車路過他家門前。兩家離得不遠,楊華清也一路跟了上去。

“當時還有口氣在,插著氧氣瓶回來的。”楊華清看著往日壯實的振華書記病成這樣,心里很難受。

下車時,楊華清立即上前去搭把手,合力抬著振華書記回到屋里。

“振華書記在毛畈村掛職時,我也在村里干,一起共過事的,能吃苦,也有工作方法,都不敢相信他就這樣走了。”今年1月,村民自發捐款時,楊華清也主動捐了1000元,他原以為,振華書記能好好地回來。“哎!這么好的一個人沒了。”楊華清嘆了一口氣。

村民群中自發接龍捐款

徐華婷也是毛畈村村民,1月31日晚上,聽到振華書記病逝的消息后,她是自發前往送振華書記的村民之一。“當天晚上就去了有五六十人,后面還有陸陸續續去的,都想著再去見振華書記一面,送送他。”

徐華婷說,自己前些年不在家,但每次回來都能看到家鄉在發生變化,振華書記當年駐村時,幫助村里修路、建村部、脫貧,大家都有目共睹,惦記著他的好。

在王振華家人撰寫的祭文中,也能對他的生平窺見一二。王振華從小立有雄心壯志,勇于拼搏,報國齊家。學業初成,投筆從戎,服役軍營二十余載,不辱使命守海疆,積極進取上軍校,精忠報國屢建軍功,在部隊晉升為正營級軍官。

后來,王振華以安慶市軍地兩用人才考試考核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轉業到安慶市委辦公室工作。作為安慶市委辦第六批選派干部,2014年至2018年期間,王振華又任職毛畈村第一書記。

在國家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支持和王振華努力下,毛畈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16年底,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8%,在全省首批實現“村出列、戶脫貧”,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今日的宜居宜游的生態村。

岳西縣毛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姚有志坦言,振華書記的確是一個“眼中有疾苦,心里有溫度”的好干部。

“這一下子走了,大家心里都很悲痛。”姚有志眼眶紅紅的,忍著沒哭出來。

如今的毛畈村樣貌煥然一新。

好哥哥:“沒有什么比救哥哥更大的了,哥哥只有一個”

王振華不僅是村民眼中的“好干部”,也是家里的頂梁柱,好兄弟。

振華書記家中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名叫王潤。

兄弟倆長得很像,哥哥一直護著幼弟長大,王潤也一直把哥哥振華當作自己的榜樣,只是這一次,哥哥走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堅強。

在哥哥的最后幾個月時間里,王潤丟下工作,一直貼身陪伴著,“沒有什么比救哥哥更大的了,哥哥只有一個。”

王潤獨自在一旁抹淚。

但哥哥的匆匆離開,是他從沒做過的打算。“一句話都沒有留下就走了,兒子還只有6歲。”

王潤說,哥哥是個工作狂,最后血小板只有個位數,實在沒力氣了,他才請假去動手術。2024年10月,哥哥只請了三個月假,以為手術后就可以回來上班了,但沒想到……

提起在毛畈村工作的經歷,王潤打了個比喻,“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今有王振華扶貧,十過家門而不入,一點都不過分。”

王潤說,哥哥比自己孝順,以前在安慶市里工作時,兩個星期就會回家看望一次父母。但他駐村的毛畈村,與家里就是隔壁村,卻忙得沒時間回家。

“他吃住都在村里,就是路過家門口也沒空進去,一個是他忙沒時間給父母做飯,也不想麻煩父母年老了還給他做飯,有村干知道的,說他光方便面都吃了十幾箱。”

這一次,哥哥的離去,王潤整宿整宿睡不著,很多問題,他不知道如何面對,“太難了。”

王潤祭拜哥哥王振華

最終,在家人的支持下,王潤決定將哥哥帶回老家火化安葬。“回家吧,回王家自己的祖墳,他也不孤單了。”

哥哥走了,王潤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他說,自己會挑起家里的重擔,照顧好父母,也會關注小侄子的成長。同時,因為哥哥治病欠下了不少外債,王潤也有擔當。“我們一定會還完的,就是時間可能長一點,絕對不會欠錢不還的。”

好弟弟:病房里還想著為姐姐過生日,姐姐感動落淚

王素華,是王振華的大姐。2月7日,王素華和兩個妹妹,扶著弟弟的骨灰盒,一邊哭一邊喊。“(弟弟)你怎么舍得走啊?”“我家小侄子才6歲啊!”

在病重期間,王素華也一直陪伴在弟弟身邊。那段時間的艱難,讓她的眼淚止不住地流。

“全家幾個姊妹湊了40多萬塊錢去看病,就想著看好了就回來上班。”王素華說,沒想到,術后又感染了,每天花費大得吃不消,正常一天要花費四五萬,最多的一天花了8萬9千多元。“弟弟自己說,姐,要不我不治了,回家吧,再搞下去,醫藥費也付不起了。”

但弟弟越這樣“懂事”,王素華心里越難受。“弟,慢慢想辦法,你好好治。”那段時間,家里的親戚朋友,單位的同事們都伸出了援手,東拼西湊醫藥費。

尤其是毛畈村村民自發捐款6萬多元,是王素華一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普通老百姓哪個容易啊?看著他們一個一個接龍,捐了這么多錢,弟弟說,是他拖累了大家。”王素華心里也十分感激,她知道,這不是幾萬塊錢的事,而是村民敬重弟弟的心意,是對弟弟駐村工作的認可。

不僅巨額醫藥費像一座大山壓著,弟弟虛弱的身體也讓王素華心疼,有一段時間還暫時性失明。

“細菌感染,他全身都疼,吃不下去,一天就喝點稀飯,吃點水煮菜。”王素華說,臘月十六,她聽醫生說,可以給弟弟吃點肉,她就拿山藥燉了兩斤排骨,但弟弟還是吃不下去。

王素華想到當天是自己的生日,她便哄著弟弟說,“今天是我生日,我還跟著你一起吃了一大碗排骨湯呢,你也吃一點。”

王素華本想以此哄弟弟吃上一口肉,但沒想到,她出去一趟回來,竟然看到病床頭多了一個小蛋糕。“姐,你不是為了我,也不會在這地方過生日。”原來,這是王振華托弟弟王潤給大姐買來的。

“我當時真的好感動,我哪是想過什么生日,我只想他吃一塊肉啊,他都病成這樣了,還要為別人著想。”王素華捶著胸,哭著說,第二天,弟弟病情加重,又被送往ICU,一直到最后……就這樣走了。

大姐王素華坐在墳頭邊不愿離開。

2月7日午后,安葬儀式暫告一段落,送行的人群漸漸散去。但王素華還獨自坐在墳頭邊,不愿離去。

“我要再陪弟弟一會,我真的舍不得。”“這是最后的告別吧,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王素華抹著淚,喃喃自語道……

人聲,已漸行漸遠。只是,大別山的風,還在吹著,不曾停下。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見習記者 張旭凡 攝影報道

編輯  崔恒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大別山駐村干部王振華書記病重離世,將于明天安葬

近日,振華書記走了。他是安慶市委辦第六批選派干部,2014年至2018年期間任職毛畈村第一書記。因患白血病,術后感染,在ICU治療時,花費巨額,毛畈村212戶村民曾自發捐款60400元,去救助他們心中的好干部。只是,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图们市| 四平市| 宣化县| 瑞安市| 乐安县| 黔西| 湖口县| 石楼县| 汝南县| 苗栗市| 奈曼旗| 突泉县| 南安市| 云浮市| 安龙县| 黄陵县| 庄浪县| 兴仁县| 应城市| 舒兰市| 南开区| 庆城县| 桦甸市| 开原市| 永州市| 大洼县| 平罗县| 赤壁市| 巩留县| 溆浦县| 浦北县| 南宫市| 滦南县| 铜山县| 靖州| 侯马市| 东乌| 宁南县| 五指山市|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