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迎江村,有一位名叫楊年嘉的95后小伙,他原本是一名普通工人,和家人過著簡單而質樸的生活。然而,2021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楊年嘉的母親被診斷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這個消息如同一記重錘,擊碎了家庭的寧靜,醫療費用和骨髓移植的迫切需求,讓一家人犯愁。
但楊年嘉沒有絲毫猶豫,毅然辭去工作,帶著母親踏上了艱辛的求醫之路。從家鄉的小城出發,輾轉合肥、北京、上海等地,一家又一家醫院地奔波,只為尋找一絲生的希望。每一次詢問醫生,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答案: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母親的生命。
幸運的是,檢測結果顯示楊年嘉和兩位舅舅都與母親配型成功。楊年嘉毫不猶豫地決定捐髓救母,為了能成功捐獻骨髓,他開啟了自我挑戰之旅。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下,他便開始在跑道上奔跑,就這樣堅持了三個月,身體終于達到了捐獻的標準。與此同時,母親也在經歷著四輪痛苦的化療,在繁瑣的轉院、預約手續中堅強支撐,終于迎來了骨髓移植的關鍵一刻。
手術那天,楊年嘉分兩次將總計兩百毫升的造血干細胞緩緩輸進母親體內。術后,楊年嘉深知骨髓移植后排斥反應的危險,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帶著母親前往杭州進行后續治療,在杭州的日子里,他日夜守在母親身旁,悉心照料,醫生和病友們都對他的孝心稱贊有加。
2023年7月,母親病情突然反復,高燒不退,白細胞數急劇上升,楊年嘉心急如焚。好在檢查后發現只是藥量不足,他雖松了口氣,卻也忍不住自責,因為他明白母親是為了省錢才偷偷減藥。2024年盛夏,母親染上重感冒,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獨自默默忍受。但細心的楊年嘉還是發現了,他立刻帶著母親去醫院,之后更是親自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每天早起為母親準備清淡又營養的早餐,仔細核對每一次的藥品劑量,還學會了測量體溫等各種護理技能。
在楊年嘉全心全意的照料下,母親的身體慢慢康復起來,病情明顯好轉,身體也日漸康復。更讓人欣喜的是,楊年嘉的女兒出生了,這個小生命的到來,為這個溫暖的家庭增添了許多歡聲笑語。傍晚時分,鄰居們常常能看到這幸福的一家五口在街道上悠然漫步,他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成為鄰里間一道溫馨的風景。
楊年嘉的孝心與責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2024年,他榮獲“蕪湖好人”、“安徽好人”榮譽稱號。面對大家的贊譽,楊年嘉總是帶著謙遜的微笑說:“百善孝為先,照顧母親本就是我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彼米约旱男袆樱谄椒驳纳钪袝鴮懼黄椒驳男⒌榔?,讓愛與責任在鄰里間傳遞,成為人們口中傳頌的佳話。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