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11日,大皖新聞記者獲悉,亳州市區人員密集公共場所正逐步配置“救命神器”AED設備,目前已有72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在街頭全天候待命。
AED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并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操作簡便,非專業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即可使用。研究表明,在心搏驟停發生后的“黃金四分鐘”內,使用AED進行除顫,患者的生存率可以顯著提高。在公共場所設置AED,普及救護知識,是建立公共急救體系的重要一環,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安全和文明發展程度。
亳州市區布置的自動體外除顫儀已達72臺
近期,亳州市紅十字會又在亳州市區新投放了60臺自動體外除顫儀,主要布點在市區人員較為密集的區域,方便市民在危急時刻隨取隨用。此次新增的自動體外除顫儀由財政撥款,亳州市衛健委和亳州市紅十字會組織愛心善款購置,布點時根據人流量大且集中、流動性強、人口密度大、心源性疾病發生概率高等因素綜合考量,并在安裝點的商場、車站等場所進行了專業培訓,便于更多人知道危急時刻如何使用該儀器。加之亳州市紅十字會和亳州市衛健委已在市區投放的12臺,目前總數已達72臺。
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亳州市紅十字會志愿者牛帥提醒市民: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AED是一件惠民實事,普及學習急救知識,在關鍵時刻可以挽救一個生命,值得每一個人學習掌握。AED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并給予電擊除顫,搶救心搏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高于徒手心肺復蘇。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愛護這些救命設備,非必要,不打開。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