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蕪湖鐵畫的歷史綿延發展400多年,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它是我省影響力最大的民間工藝美術品,享譽海內外,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講席嘉賓將和大家詳細聊聊蕪湖鐵畫。
本場講座,以歷史文獻資料和國內外博物館作品為研究基礎,結合蕪湖鐵畫產地調研和重要鐵畫藝人口述采訪,對蕪湖鐵畫的成就、特色及其發展歷史整體觀照和還原,力圖構建蕪湖鐵畫的發展史。特別是考察蕪湖鐵畫的發展和安徽地方歷史之間的互動關系,認識其在藝術、文化、歷史、市場的價值,強化鐵畫的精神價值,增進安徽特色文化的宣傳,提高安徽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信心。
如果您對本場講座感興趣,可于12月8日(本周日)下午3時前往省圖書館東二樓學術報告廳聽講。
講席嘉賓
董松,三級研究館員,安徽省圖書館副館長。首批安徽省宣傳文化領域“拔尖人才”、“江淮文化名家”領軍人才、安徽省第七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文物專家、中國博協陳列藝術委員會常委、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常州大學民國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安徽省建筑大學校外碩士生導師。先后在《美術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5篇,出版專著《潘玉良藝術年譜》。在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排名第二)1項,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2項。主持完成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蕪湖鐵畫史》,出版成果專著《蕪湖鐵畫藝術史》。
大皖新聞記者 陶娜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