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27日,記者從淮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該市已完成新一輪港口規劃,即《淮南港總體規劃(2035)》編制工作,對未來水運發展的布局進行了謀劃和展望。未來,淮南港建設將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進行,規劃至2035年,淮南港將形成年旅游客運420萬人次吞吐能力。
淮南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道學在發布會上介紹,為充分把握淮南市水運發展面臨的新機遇,促進現代化港口建設和航運業發展,提升水路運輸能力,促進多式聯運,今年該市完成了新一輪港口規劃,即《淮南港總體規劃(2035)》編制工作。目前已通過規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正上報省政府待批。
張道學介紹,基于淮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基礎條件,以淮河、江淮運河高等級航道為重要依托,形成“集約、高效、安全、綠色、科技”的現代化港口體系,突出發展港口運輸的優勢地位,以“港產融合、港城聯動”為方向,將淮南港打造成“一心兩港”即區域性內河集裝箱中轉中心、淮河流域對外門戶港、皖北地區和豫東南地區江海河聯運港,使淮南水運從“淮河經濟”向“江海河經濟”轉型,為淮南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記者了解到,根據淮南航道特點、沿河產業分布、港口功能布局現狀等因素,按照新的淮南港總體規劃,共規劃港口岸線34000米,在“一港七區”的基礎上,形成“三核一群”的港口布局?!叭恕奔刺折鬃鳂I區、新橋作業區、何臺-九里灣作業區為核心作業區,“一群”即架河、祁集、平圩等潘鳳港口群。規劃至2035年淮南港形成貨運泊位238個,形成年8600萬噸、70萬TEU,旅游客運420萬人次的吞吐能力。
未來,淮南港建設將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進行:
近期:重點加強江淮樞紐港核心區建設。重點是謝家集陶圩作業區建設以及毛集港區何臺作業區集裝箱和通用碼頭的功能提升;加快建設鳳臺港區九里灣作業區、潘集港區祁集作業區、大通港區洛河作業區、壽縣港區新橋作業區等主要公用作業區,進一步提高作業區規?;l展水平。圍繞主要作業區建立完善的公路集疏運網絡,與港航集團、合肥港、蚌埠港等開展集裝箱戰略合作,拓展安徽省“集裝箱巴士”航線,壯大皖北地區集裝箱碼頭的喂給航線,積極開辟通達沿海港口的集裝箱內支線。促進港口水運集裝箱運輸量快速增長,打造運河集裝箱物流平臺,力爭到2025年,淮南港全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000萬噸。
中期:重點依托鳳臺新港、洛河港口物流園和新橋港口物流中心等重點港口物流集疏運中心,打造和發展淮河航運樞紐,將淮南建設成為皖北及豫東南水運貨物集散中心,淮河水系集裝箱中轉港及長江水系和沿海上海港、太倉港、連云港等大型港口的喂給港,力爭到2030年,淮南港全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060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0萬TEU。
遠期:重點依托淮河、江淮運河等多條高等級干線航道,形成完善的集裝箱物流網絡,擁有較高的航班密度,港口信息化程度、口岸通關效率以及港口環境達到國內同級先進港口水平,成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區跨省際、市際的對外運輸樞紐和信息中心。公路、鐵路、內河航道協調發展,形成公鐵水無縫對接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力爭到2035年,淮南港全港貨物吞吐量達到7500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60萬TEU。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