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今天的AI版“詩話池州”又是一次視覺盛宴,大皖新聞將帶您去看史上久負盛名的村落:杏花村,用皮影戲畫面帶您體驗渡口文化,并重現岳飛將軍的英姿與才情。
杜牧在池州任刺史兩整年,踏遍池州的山山水水。一首膾炙人口的《清明》,吟出了江南清明的詩酒花語,也吟出了一個聞名千古的杏花村。有充分史料證明了杜牧筆下的“牧童遙指處”,就是池州貴池杏花村。如今,杏花也成為池州的市花。
《清明》全詩色彩清淡,通俗易懂,卻自如之極,毫無造作。詩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牧童遙指處,一個還未抵達的“杏花村”,為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余韻邈然,藝術水準極高。那個讓人充滿向往的杏花村,究竟有多少杏花?酒旗是怎樣招展?初春煙雨中,牧童是何模樣?大皖新聞嘗試用AI技術穿越千年,為您撥云見日。
池州還有兩條詩路:皖江詩路,池宣詩路。皖江詩路是全國最重要的詩路之一,是東西方向上文人必經的水上詩路,歷代詩人水路過池州,不絕如縷,留下無數的江行詩詞,也形成了獨特的渡口文化。池宣詩路是從池州至宣州的江南西道的一條官道,可從長三角地區直過江西、湖南等地,僅池州城以西,就有二十多個驛站。歷代文人經館驛而留詩,形成了驛路文化。岳飛就有三次行軍經過池州,在池州留下許多與他有關的地名。
大皖新聞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