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人文講壇丨詩傳秋浦水,情灑杏花村

池州是八百里皖江沿岸最早立州之地。自唐武德四年(621年)立州以來,1400年間,因山水宜人、交通便利,池州吸引了無數詩人的目光與深情,被稱為“千載詩人地”。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讓我們一起詩話池州。

嘉賓介紹:

紀永貴,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學博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12部,2011年入選安徽省第三批學術與技術帶頭人。4次獲安徽省社會科學成果獎,2次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王國維戲曲論文獎”。

歷代池州詩中有很多名篇

清代桐城縣東鄉(樅陽)人楊森《杏花村》有詩:“千載詩人地,無花亦此村。”其中的“千載詩人地”一句是對池州詩史的最好概括。

池州最早的詩人可以追溯到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嘉靖池州府志》卷一:“東流菊所。在縣治后。晉彭澤令陶淵明嘗種菊于此,故縣曰菊邑、江曰菊江。又地舊有黃花驛。”東晉時,今東流一帶與江西彭澤縣為同一區域,陶淵明生活在東流菊江一帶,至今其地有陶公祠。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南山,即指東流大歷山。陶淵明有詩《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錢溪在哪里呢?《光緒貴池縣志》卷四:“大江南岸有梅根港(在貴池縣東北境)。《府志》:在城東北四十里……梅根有鑄錢監,故謂之錢溪。”今為江南集中區梅發垅。

唐宋時代詩人在池州的詩人身份非常復雜,有任池官員、客池詩僧、游池詩人、過池詩人、覽池詩人、居池詩人等。著名詩人孟浩然、劉長卿、劉禹錫、杜牧等。宋代梅堯臣、王安石、司馬光、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李清照、岳飛、陸游、范成大、尤袤、楊萬里、王十朋、周必大等都游歷過池州,并留下眾多詩篇。

唐代的池州本土詩人最著名者有12人。他們是秋浦縣高霽、盧嗣立、武瓘、顧云,青陽縣韋權輿、費冠卿、周繇、殷文圭,石埭縣的杜荀鶴,池州籍的王季文、張喬、康軿。這12人總共留存568首詩,有很多詩寫于外地,其中池的州詩約50多首。

李白在池州留下62首詩(含銅陵),可以說都是名篇,如《秋浦歌十七首》等。中唐時期杜牧唐于武宗會昌四年至六年(844-846)任池州刺史,留下20多篇池州詩文,如《清明》《九日齊山登高》是他的代表作。李白向歷史推介了九華山、秋浦、清溪與平天湖,杜牧推介了齊山與杏花村。

南宋初年,46歲考中狀元的王十朋(1112-1171)經過池州,有著名的詩:“城南風物似西湖,萬里歸舟入畫圖。光潔貯懷便弄水,翠微照眼稱提壺。浦無時節秋尤好,池有精神貴可呼。最是九華知客意,倚天遙露一峰孤。”詩中第三聯是“秋浦”“貴池”的嵌名聯,是對貴池風光最好的詩意概括。

元代詩人薩都剌(約1304-1355)從青陽到九華山的路上有詩《過五溪》:“萬壑泉聲下五溪,小涼天氣下溪時。相逢橋上無非客,行盡江南都是詩。”詩中第二聯是對池州詩意風景的最好描繪。

自古以來,關于池州的古詩詞有多少呢?這些詩主要分布在三個板塊里。首先是總集,《全唐詩》《全宋詩》中收錄了不少池州詩。其次,唐代以來,池州本土詩人留下大量的別集,如唐代杜荀鶴《唐風集》,宋代華岳《翠微南征錄》,明代丁紹軾《丁文遠集》,清代吳應箕《樓山堂集》、劉城《嶧桐集》、章永祚《南湖集》等。還有經過池州的詩人別集中的池州詩也難計其數。第三,歷代方志所載詩。今存六部《池州府志》和三部《貴池縣志》,另有諸縣志十余種,地方志里收錄有大量的古詩。歷代留下的池州詩,總在數萬首以上。

美麗山水是詩人創作的源泉

池州的山水是詩意的山水。池州山水的內涵豐富,遍地風光。總體來看,最出名者為“三山二河,一村兩路”。

三山

秀山在池州城南七十多里,原為石城縣治所在地,所以留下諸多昭明文化遺跡。池州城西門稱秀山門,現已重建,并建有秀山門博物館。《康熙貴池縣志》卷一:“秀山。在城西南八十里,舞(鸞鄉)上一保,峰巒秀麗,故名。梁昭明太子冕服陵及祠,在焉。”昭明太子蕭統是梁武帝蕭衍長子,主持編纂《文選》,詩文辭賦七百余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清郎遂《杏花村志》卷三:“昭明廟。在村西三里,即郡治西也,土人亦稱西廟。池人以八月十五日為昭明誕辰,先期十二日知府率寮屬迎神像入祝圣寺,十五日躬致祭,十八日送還廟所。蓋貴池里社無不祀昭明為土神者,唐羅隱,宋瑜良能、汪遠猷、曾極、黃庭堅,俱有詩。”清陳竑編《秀山志》十八卷。收錄歷代詩歌近千首。昭明的太子與文圣雙重身份,吸引著歷代的官員與文人游覽池州,并留下海量的池州詩。

九華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江南通志》卷十六:“九華山。在青陽縣西南十里。《一統志》云:‘高數千丈,延袤百八十里。舊名九子山,唐李白陋其名無所據,以山有九峰如蓮花,易今名。圣祖仁皇帝南巡時,遣使至山,赍御書‘九華圣境’四大字,懸化城寺。”

李白《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并序》:“青陽縣南有九子山,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華。按圖征名,無所依據,太史公南游,略而不書。事絕古老之口,復缺名賢之紀,雖靈仙往復,而賦詠罕聞。予乃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時訪道江漢,憩于夏侯迴之堂。開檐岸幘坐眺松雪,因與二三子聯句,傳之將來。”又如李白《望九華山贈青陽韋仲堪》:“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于此臥云松。”中唐劉禹錫有《九華山歌并序》、宋蘇轍有《九華山詩》。明代王陽明兩上九華山,有《江上望九華二首》等詩,湯顯祖有詩《宿九華山》,董其昌有詩《詠九華》。

《九華山志》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今存明代所修有多種,清代有五種《九華山志》。《九華山志》收錄大量九華山詩。

齊山在池州城南,是一座石頭山。全山有三十二洞,十三巖,三峽谷,非常罕見的巖山之山,有歷代摩崖石刻。《康熙貴池縣志》卷一:“齊山。在城南三里許,有峰十余齊等,故名。”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是最著名的齊山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清陳蔚《齊山巖洞志》二十六卷,收錄詩篇近千首。

二河

秋浦縣境內有秋浦河。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詳寫秋浦縣境內的秋浦河流域風景,如:“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貴池“杏花村十二景”有“平天春漲”。平天湖原在城南,現在城東。平天湖有西湖兩個半大,被評為全國“最美賞月地”。今年的“平天湖天路”視頻火遍網絡,被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推介給了世界。

清溪河是池州的護城河。《江南通志》卷十六:“清溪河,在府東北。《九域志云》:‘池州貴池縣,有清溪鎮,其水源有二。”有上清溪鎮、下清溪鎮。李白有詩《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歷代詩人有很多吟詠清溪之作,如杜牧的《池州清溪》,蘇軾的《清溪詞》。

一村

貴池杏花村在池州城西,是杜牧《清明》詩所寫之地。《嘉靖池州府志》:“杏花村。在城西里許。杜牧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舊有黃公酒壚,后廢,余井圏,在民田內。上刻‘黃公廣潤泉’字。清沈昌《杏花村》:“杏花枝上著春風, 十里煙村一色紅。欲問當年沽酒處, 竹籬西去小橋東。”

天下有很多杏花村,如金陵、黃州、徐州、南昌、懷寧、汾陽等地都有,但貴池杏花村有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一是歷史最悠久,二是與杜牧《清明》詩相關聯,三是留下的史料最豐富。

貴池杏花村留下兩部志書。康熙二十四年(1685)郎遂編《杏花村志》十二卷,錄詩近900首,該書被選入《四庫全書》(存目版)。民國四年胡子正編《杏花村續志》三卷,錄詩數百首。杏花村的文化象征有詩文化、酒文化、村落文化、休閑文化。2012年,池州市開始復建杏花村文化旅游區。2015年,一期工程8平方公里已建成。池州的市花是杏花。一到春天,“滿城盡開紅杏花”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景致。

兩道

皖江詩路是全國最重要的詩路之一,是東西方向上文人必經的水上詩路。800里皖江,池州的162公里長江岸線上有梅垅、江口、池口、烏沙、大渡口(雁汊)、吉陽、香口等碼頭。歷代詩人留下無數的江行詩詞。如唐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西塞沿江島,南陵問驛樓。潮平津濟闊,風止客帆收。去去懷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羅剎礙,山泊敬亭幽。火熾梅根冶,煙迷楊葉洲。離家復水宿,相伴賴沙鷗。”其中的羅剎礙、梅根冶、楊葉洲都在池州江邊。

池州江邊有池口鎮,歷代留下大量詩篇。《明一統志》卷十六:“池口河,亦名杜塢河,即貴池也……會于秀山倉埠潭,過白面渡,匯為秋浦,又北流入于大江。”晚唐羅隱《寄進士盧休》:“半年池口恨萍蓬,今日思量已夢中……從此客程君不見,麥秋梅雨遍江東。”宋代以來,長江南岸池州段的池口,是行旅登岸入池或阻風暫泊的一處重要碼頭。如有宋黃庭堅《池口風雨留三日》、岳飛《池州翠光亭》、楊萬里《秋浦登舟阻風泊池口》、范成大《釣池口阻風迷失港道》、王十朋《池陽阻風留十日》等詩。

池宣官道是江南西道的池州至宣州的一條陸上通道,可從長三角地區直達江西、湖南等地,僅池州城以西,就有二十多個驛站,如楊梅館、紫巖驛、清溪館等。如今的318國道即以此為路基建成。

這也是一條詩路。劉長卿、白居易、岳飛等均有詩。白居易《冬至宿楊梅館》:“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大哥白幼文在江西浮梁縣任通判,他從浮梁“負米”回洛陽養母,經過貴池。第二年春天,他在長安考中進士。岳飛行軍途中經過池州有詩《池州翠微亭》:“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池州留下許多與岳飛有關的地名。

池州歷史悠久,文化積累深厚;池州環境宜人,生態自然宜居;池州山水優美,旅游景點密集;池州交通便利,東西南北暢通;池州千載詩城,遍地詩意盎然。池州最具有代表性的詩歌意象是九華山、秋浦河、杏花村。

大皖新聞記者 陶娜

編輯  張大為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安徽人文講壇丨8月11日,詩話池州

唐代孟浩然、李白、白居易、杜牧、杜荀鶴等,宋代梅堯臣、王安石、三蘇、黃庭堅、李清照、岳飛、辛棄疾、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等及元明清無數過客均在池州駐留歌詠,造就了今日池州深厚的詩文化傳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翼城县| 东宁县| 九龙城区| 建水县| 吉安县| 陵水| 拉孜县| 大庆市| 璧山县| 大埔区| 健康| 广水市| 景泰县| 昌吉市| 科技| 榕江县| 道孚县| 株洲市| 来宾市| 商河县| 永新县| 运城市| 深州市| 蚌埠市| 宝应县| 永仁县| 丽水市| 武定县| 赣榆县| 阿勒泰市| 青岛市| 泾川县| 延庆县| 涟源市| 英德市| 加查县| 台北县| 河间市| 福州市|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