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千找萬找,消失多年的被執行人張某,11月17日凌晨四時許被發現在六安某小區保安崗亭內,蹲守多時的舒城法院執行干警一舉將其拿下,滿臉錯愕的張某還向執行干警連連詢問,他天真地以為這么多年沒被找到,就可以不用還債了。11月20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執行干警耐心釋法下,拖欠多年的陳年舊賬終于履行到位,保障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被執行人張某從事木材加工業,2014年至2015年間,分別從彭某、劉某處購買木材,經結算,張某向二人出具了欠條并約定了給付時間,可到期后,木料款不但沒有支付,張某還銷聲匿跡了。2018年7月,彭某、劉某無奈訴至法院,訴請被告張某分別給付拖欠的22000元和25000元的木料款,這兩起買賣合同糾紛案經舒城法院缺席判決生效后,2019年上半年,彭某、劉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不過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干警對張某名下財產進行了相關查控,可一無所獲。隨后執行干警又實地走訪,發現張某自欠債后,不但換了手機號碼、還換了住所,已下落不明。因線上和線下查詢均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和張某下落,案件只能依法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今年11月16日上午,執行干警接到線索,得知被執行人張某現在六安某小區當保安,考慮到異地執行,遲則生變,執行干警決定迅速出擊,立即奔赴六安。為避免打草驚蛇,執行干警調查到張某的班次后,次日凌晨二三點就趕到小區蹲守。11月的深夜很是寒冷,執行干警時刻注視著保安亭,等待張某交接班。
11月17日凌晨四時許,正在崗亭交接班的張某看到突然出現的執行干警,非常震驚,執行干警表明來意后,依法將其拘傳至法院。拘傳路上,張某一直在對抗執行,認為別人也欠他錢,別人不還,他就沒得還,而且還振振有詞地說:“這個案件都這么久了,不是超過時效了嗎?不是說超過時效法院就不管了嗎?”聽到張某的發問,執行干警一邊耐心地向其釋法明理,解釋什么是訴訟時效,一邊鄭重地告知張某,逃避執行是違法的,案件雖然以終本方式結案,但只要還有法律義務沒有履行,那法院就不會放棄執行。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等到達舒城縣法院時已是凌晨5點,考慮到張某年紀大了,值班后睡眠不足,執行干警為其打來早點、開水,叮囑其吃完早飯,在調解室內可以先睡一會,休息好再來協商如何履行。看到執行干警忙前忙后,張某被執行干警的暖心舉動所感動,也意識到了拒不履行義務的后果。17日中午時分,當張某看到執行干警又貼心為他送來熱騰騰的午飯,再也忍不住了,他主動和執行干警說,會積極配合法院履行還款義務,并通知其親屬籌款,在執行干警的協調下,張某與申請人握手言和,達成了和解協議,當場給付28000元,下剩款項三個月內還清。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通訊員 方芳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