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我沒有念過什么書,今天聽老師們細說咱們安徽自己的文化,原來,有這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沒想到女性撐起一片天,也能被寫進歷史里,徽商婦的故事讓我非常感慨……”這是近日在安徽省女子監獄的高墻內,服刑人員們聽完“徽文化”講座后的感受。
為充分發揮“徽文化”精神引領力,激發服刑人員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近日,安徽省女子監獄邀請安徽大學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師生走進高墻,宣講“徽文化”。
從“徽文化”的前世今生到“徽州非遺”的古代載體、現代創新,到“徽商婦”默默撐起徽商背后的一片天,再到徽州家訓與法治……安徽大學師生宣講了徽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引導服刑人員重塑自我認知,促進其心靈的覺醒和改變。
“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希望大家在服刑改造生活、在刑滿后的家庭社會生活中,豁達通融、慎紛息爭,讓陽光灑滿新生路!”老師們在講到“六尺巷”和“新六尺巷”故事時,微言大義,諄諄告誡在場服刑人員。
“從數量上,古徽州非遺代表性項目共計1325個,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從級別來看,國家級非遺項目共21項,省級非遺項目共63項,市級非遺項目共 97 項......”
在提到非遺項目時,聆聽講座的服刑人員謝云(化名)表示很震撼,作為地道的“徽州人”,她很遺憾以前沒有用心去研究、挖掘過家鄉的寶藏,今后她會認真學、用心悟,做好傳承和宣傳,不能讓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蒙上灰塵、失去光芒。
“這項活動很有意義,我能感受到臺下她們殷切的目光,希望能夠盡我們的力量,用心用情去宣講徽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思想活力,啟迪心智,助力新生!”負責宣講的老師們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安徽省女子監獄秉持“徽文化”指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好用活安徽的豐富文化遺跡,運用技能培訓載體,讓非遺技能進獄園、能傳承、助新生,并借力高校、借助外智,豐富教育改造內容、載體,有力提升教育改造工作質效。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通訊員 曹珍 唐婧文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