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舜耕山下菊香遠,東籬湖畔客滿園。11月15日,位于池州市東至縣東流鎮的東籬湖菊花博覽園正式開園,吸引了當地及周邊眾多游客前來賞菊觀景。此舉也標志著東至縣以菊花產業為核心的農經平臺、以“陶淵明+菊花”為IP的文旅消費場景將全面啟航,象征著東至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又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當天上午,東至縣在現場舉行東籬湖菊花博覽園開園儀式。池州市、東至縣有關領導及國內部分從事于菊文化研究、菊產業發展的專家學者、知名藝術家、企業家等各方來賓出席開園儀式。開園活動以“山水升金菊為媒,和美東至產業興”為主題,在迎賓曲《風雅東至》中拉開帷幕,長歌伴舞、器樂鳴奏輪番上演,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古典與現代交融的視聽盛宴。
東至縣委書記洪克峰在致辭中表示,菊花是東至縣獨具內涵底蘊的文化名片。目前,東至縣正致力挖掘包括陶公文化在內的東至地域特色文化,積極培育科考研學、鄉村休閑、紅色體驗三大業態,著力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打造全省乃至華東地區菊花種植、觀賞、展示、研用的集聚區;同時深入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四個一工程”,將菊花產業作為重點特色產業來培育,推動菊花全產業鏈發展,著力將“小菊花”培育成富民“大產業”。
初冬時節的東籬湖菊花博覽園內,白菊、墨菊、紫菊等各色菊花爭奇斗艷、花開似海,千姿百態的菊花小品綻放出勃勃生機、令人陶醉,為初冬增添了一抹明媚亮色。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沉醉于花的海洋中拍照打卡留念。同時,活動現場還通過網絡直播,讓各地網民有能有幸“云上”賞菊,更是讓菊花博覽園引來了眾多關注。
戶外賞景之余,室內互動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在數字菊花標本館內,中國菊花數據庫中的菊花3D模型科技感十足,游客通過手動放大和旋轉來觀察標本細節,了解標本信息和相關的科學數據。“今天漲見識了!在數據庫里認識到這么多種類的菊花,不僅有美的享受,還拓展了視野。”從外地趕來的游客張倩說。
用心寫好“菊”文章,全力做強“菊”產業。開園儀式上,東至縣菊花產業研究院也同時揭牌成立,并在文化產業、菊花產業、健康食品產業、體育產業等領域,分別與多家企業現場簽約,將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園內共栽種30余萬株、200余種菊花和12余個小品造型,種植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各種菊花,利用園路、樹木等分割成不同功能及色塊景觀,供游客觀賞。”東至天域東籬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小軍介紹說,博覽園運用陶公文化元素,打造以“陶淵明+菊花”為IP的文旅消費場景,設有菊海迷宮、非遺集市、低空飛行、陶淵明菊花雅集等主題區,將各種菊花的科普、游覽、展銷匯于一體,為游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文旅體驗。
據介紹,東至縣種菊歷史悠久,自古就有賞、飲、食菊的傳統。喜愛菊花的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夜宿東流,留下了千古流傳的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近年來,東至縣以菊花為媒介,創新旅游業態,通過再現、再造和再生的方式,使菊文化、陶公文化與現代旅游緊密結合,全力推動菊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近年來,東至縣發揚負重拼搏、堅韌不拔的池州精神,全力拼經濟,全面提效能,經濟運行位居省市前列,連續兩年進入安徽縣域綜合競爭力30強,躋身全省制造業發展增速“十快縣”、“農業特色產業10強縣”。當前,東至縣發展動能強勁、態勢良好,現代化“山水升金·和美東至”建設正如火如荼。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通訊員 董文芊 施誠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