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慶市中心城區的迎江區,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承載地。悠悠流淌的江水,見證著它從古至今的變遷與發展。踏入這里,既能觸摸到往昔歲月的痕跡,又能感受到當下的熱鬧與生機。
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
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
迎江區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長江之畔。境內不僅有八百里皖江最大的江心洲——新洲鄉,還有可停靠萬噸級船舶的安慶港。此外,還有始建于北宋的迎江寺,享譽“萬里長江第一塔”的振風塔,南水關22號陳家大屋、“二陳”(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安慶首個歷史文化街區等。
迎 江 是 安 慶 東 部 新 城 核 心區。目前這里東部新城中央商務區基本建成,濱江 CBD 已初具規模,新的安慶市圖書館已向市民正式開放,康熙河景觀帶貫穿東部新城區。此外,迎江還是全省服務業示范區,擁有3個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在時代的滾滾浪潮中,高質量發展已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關鍵旋律。迎江區堅持出臺高質量發展創新工作年度清單,引領全區各項工作。堅持以區委一號文件印發“雙招雙引”工作意見,積極推進目的地招商、“5 天外出招商”和基金招商,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9個,總投資137億元。堅持在攻堅克難中開創發展新局面,辦成安徽華泰資產收購、高松柘山片區開發、深化“兩大”改革等一批大事難事,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穩中提質。
今年 1 月~9 月,迎江區 GDP增長 6.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 2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4.5%。一季度獲得省政府投資“賽馬”激勵。
紫峰夜景航拍 路欣/攝
產業繁榮激發經濟活力
經濟發展猶如一場激烈的賽跑,而在當下,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無疑是關鍵賽道。為此迎江區堅持迎江經開區產業發展“一三”戰略布局,切實加大項目推進力度,開工建設國科電池、特種橡塑、丙烽高分子材料和錦美二期等項目,建成投產衡川隔膜一期、祥路超強鋼一期等項目,超仁鈉離子電池等項目加快建設,新能源板塊逐步集聚成群,上下游關聯企業達到 29 家,聯合兄弟縣區成功申報 2024 年度省“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聯合奉化經開區共建迎奉產業園,迎江經開區 2023 年度考核成績位列全省第26位,首次進入前30名。
此外,迎江區堅定不移推進城產融合體建設,建成及在建項目 7個,總投資 20 億元,健康谷、龍獅橋鄰里中心建成運營,未來科技城、健康驛站、神州種谷、輝煌路鄰里中心加快建設。積極推進鄉街微園建設,建成產業園12個,落地項目 260 個,培育“四上企業”71家,營業收入達到 48 億元。持續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提檔升級,48 號電商產業園獲得省級考核激勵。基于網絡貨運的省級服務業改革創新試點扎實推進,落戶汽車后市場項目 3 個。擴大首店經濟,引入首進品牌 54 個。依托吾悅廣場等平臺打造消費新場景。
城鄉共建點亮美好生活
迎江區嚴格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實體化運行區委農辦,全面壓實鄉村兩級及區直有關部門責任,調整區鄉村振興工作隊工作重心,成立指導組幫助鄉村發現問題,做細監測戶幫扶,加強網格員管理,抓好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堅持把產業振興放在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潤科一產二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長風沙花溪谷、中化現代農業、淡水中心安慶基地建成運營,“少間·臨江隱”成為民宿新標桿,新洲長江岸線修復一期建成、二期開工,現代漁業產業園落地建設,將軍村精品示范村基本建成,南木村精品示范村積極推進。
此外,迎江區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積極推進安慶古城建設,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商戶入住率 98%,獲得國家級榮譽 2 個、省級榮譽1個;大南門特色文化街進 入 驗 收 階 段 ;鎮 海 門 主 體 完工。10 個片區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程全面開工,惠及群眾 1.2 萬戶、4 萬余人。成功爭取污水廠網一體化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心城區內澇綜合治理工程上報待批。
文明城市調度指揮中心、地下管網地理信息檢測系統建成運營,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完善服務擦亮民生底色
迎江區積極推進一批“小切口”改革,成效明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工作,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 7 家。實施“九爭”工作深化提升工程。深入投融資改革,成功獲批公司債、境外債,直接融資15.7 億元;新組建基金 3 支,累計成立基金 13 支,“基金叢林”進一步壯大。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迎江有問題,滬蘇浙尋答案”活動,與揚州江都區開展干部體悟實訓等合作,寧波飛地孵化器即將運營。
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優勢,與安慶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外貿企業產業扶持,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力度。制度化開展“政企早茶會”等活動,扎實推進企業訴求“掛號制”和代辦幫辦,企業強制清算退出“府院聯動”改革獲批省級試點,持續打造“迎企來”營商環境品牌。
花溪谷
社會發展的宏大畫卷中,民生始終是那一抹最為濃重且溫暖的底色。
迎江區持續實施“開發區用工700”計劃,“區長接你來上崗”活動成為全省推動高校就業地方品牌,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被評為省級產業園。順利通過全國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省級評估。濱江醫院順利封頂。獲評全省獻血先進集體。完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構建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成立49家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實施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請分類救助流程。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常態化開展“三個百次”專項行動,扎實推進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徐飛(圖片均由迎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請輸入驗證碼